玩酷网

张晓勇:17岁以理科状元上清华,回乡做保安,从不参加同学聚会 1991年的长

张晓勇:17岁以理科状元上清华,回乡做保安,从不参加同学聚会 1991年的长沙县,这个17岁的少年拿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街坊邻居围着道贺,母亲攥着他的手反复念叨“大男人要志在四方”。在清华园里,他憋着一股劲,牵头成立的生物课题小组在学院里小有名气,那时他满脑子都是将来在实验室搞研究的画面 。 1996年毕业时,他挑了广州宝洁公司,心里盘算着能搞产品研发。可到岗那天傻了眼,直接被分到了客服部。外企的研发重心都在国外,他等了两年转岗机会,最后彻底死了心。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虽金贵,但专业对口的好岗位真没那么好找,尤其是生物这类当时还没热起来的领域。 2001年那个电话彻底打乱了他的人生。父亲突然查出尿毒症,瘫在床上不能动。他没犹豫,第二天就辞了职。回长沙后,他每天给父亲煎药、喂饭、擦身,积蓄很快花光在透析费上。试过房产销售,可性格内向的他实在熬不下去,最后听说马王堆陶瓷市场招保安,他赶紧报了名——这份工作时间灵活,能随时回家照应老人。 2008年穿上保安制服那天,面试官都愣了:“你清华毕业的,真要干这个?”他没多说,心里清楚这份工作的分量。业主夜里十一二点打电话投诉,他披着衣服就上门调解;市场4556户业主的信息,全密密麻麻记在他那本发黄的台账上。后来考了物业资格证升成客户部主任,有人打趣他“清华生搞物业是高射炮打蚊子”,他听了只笑笑:“能解决大家的麻烦就有价值” 。 这些年同学聚会他一次没去过。有次北京同学来长沙,他硬着头皮说自己在搞房产。不是自卑,只是怕面对那些探究的眼神。有人骂他浪费教育资源,可谁又见过他深夜陪护父亲时的憔悴?网友吵翻了天,可他办公室里那枚党徽和记满诉求的便利贴,早就说明了他的选择 。 高等教育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定要出科学家、企业家才算成功吗?张晓勇用十年物业工作告诉我们,能扛起家庭责任,把平凡岗位做到极致,同样值得尊重。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