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门”内外,脱口秀的路往何处去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2季和《喜剧之王单口季》第2季相继落幕,但相关的讨论仍在延续。脱口秀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艺术,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在线上线下一派欣欣向荣中,亦有观众提问,广智的“穷门”“土门”、小帕的“原生家庭门”、房主任的“离婚门”之后,脱口秀未来的路往何处去?

在当下,脱口秀的“门”并不鲜见。这或是一种带有标签化的主题总结,它呼应着公共议题,并推动脱口秀内容快速传播、破圈,演员更具辨识度,但也让脱口秀容易陷入争议。“门”的疑惑更多来自观众对海量信息“同质化”、“同情票”的审美疲劳,在向更公共议题、更深度讨论发展的路上,或可追问脱口秀如何可持续。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2季收官剧照。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认为,脱口秀某种程度上是新大众文艺的风向标,是创作者和观众的双向奔赴。“门”内,同一话题仍需更深入、多面向的讨论,而不仅仅是同质化的情绪宣泄;“门”外,带着个人思考特点,寻找新的话题,也非常有必要。“其实脱口秀很考验演员的综合能力,个性化表演和自我反思之外,还需要对整个社会文化思潮,尤其是观众的文化心态有所把握。”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陈明哲则从观众端反思,希望大家多给脱口秀一点时间,“观众是脱口秀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市场才能促发更优秀的创作,能欣赏更多维度的观众也会是更快乐的观众。”

“门”内:向深讨论,承认“复杂”

网上有句调侃,“聊原生家庭你就火了。”事实上,今天的脱口秀综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很多:

在脱口秀演员小蝶那里,自己之于原生家庭是一次不被期待的“出生的意外”,这跟“重男轻女”有关,亦与亲人相处有关。在虎牙那里,她有处在原生家庭与外部世界的夹缝之间的困惑,留下“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可我一直以为我是火车”的感叹。今年出圈的小帕,是陈明哲最欣赏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小帕的尖锐真的很好笑,而且她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命,如何一边自我刺痛,一边自我疗愈。这并不悲壮。”陈明哲认为,“在同一个主题下,创作者也完全可以有无限的表达,只要这些表达是真诚的,是源于亲身体验,是笑与泪的凝结,经过相应的创作,它就会打动人。”

在节目中,庞博评价嘻哈的原生家庭“这么好”,在流行的“原生家庭”叙事中颇显另类。

脱口秀是与社会贴得很近的艺术,从个人表达引渡至公共体验,刘春表示,“门”和“类型”之所以能够让很多观众有代入感,就是因为这些创作虽然是从自我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小我,让那些有类似经历的人感到并不孤单,获得情感慰藉,让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看到世界的多元和他人的不易。

今年在《喜剧之王单口季2》出圈的鑫博也聊“原生家庭”,他用他擅长的“倒霉熊”式表演与语言调侃中式父母的“神医”行为,并将“原生家庭”解构为“原谅生我的家庭”。

鑫博正在节目中表演脱口秀。

这说明,“原生家庭”仍有很多可展开的空间,不一定全部都是“痛”。正如脱口秀演员大国手所看到的,“恋爱脑”不一定是灾难,“强者逻辑”不一定成立,批判也不应套路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脱口秀是强互动、强即时的艺术,很多话题都有可待展开讨论的空间,过于简单、“正确”的判断会为讨论画上休止符。

“同情票”不是脱口秀的全部,同一话题不是不能聊,而是能否尊重真实、聊出新意。在刘春看来,叠加效应会助推演员和话题的“破圈”,但如果演员总是在自己的舒适圈找话题,那肯定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

“门”外:创作者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一个麦克风,五分钟的表演,脱口秀的舞台充满了多种可能性。走出“门”外,创作者与观众共情,才是脱口秀真正通向“可持续”的路径。好的脱口秀一定是演员和观众的双向奔赴,真诚的自我剖析、真挚的表达往往从讲述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开始,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创新、自我突破也同样重要。

林简七“穷人好收纳”的梗精准又令人捧腹。

今年脱口秀舞台上,也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宝藏”视角和话题。林简七聊“抽象是对抗世界的方式”,他和发小李佳俊的故事让人频频捧腹:“同学会里有人说‘哥们我银行卡里7位数了’,我发小大吃一惊:‘我银行卡怎么16位呢,你是不是注册得早啊?’”林简七用天马行空的方式回击“炫富”。鑫博的舞台围绕共享单车的乱丢垃圾、平台网贷广告、打工族困境等展开,网友点赞其“一句一爆梗太绝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素材,轻快跳脱的喜剧风格让不同年龄段皆体会到“乐趣多多”,而其底色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在纷繁世界中生活。

鑫博关于“共享单车”的一系列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

林简七说“发小能发现生活中他没发现的事”,他自己也一样,节目里讲的五篇稿子的方向并不相同,原因是:“我想走出舒适区,干一些我没干过的事,不太想干重复的事。”新的话题、角度、方式,来自创作者对社会生活、公共议题、文化思潮的把握。

林简七在节目中的留言。

走下快节奏的舞台,走进线下演出现场,脱口秀演员及作品的“可持续性”问题就更加醒目。观众买票进剧场,就会考虑“是否值回票价”。创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保持真诚,在重复中探索差异,不断打磨语言的精确性,表达无尽的丰富感受。

中国脱口秀市场正在迎来越来越庞大的观众群,脱口秀演员在创作中也需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其实无论“门”内还是“门”外,重心在于寻找差异、保持对话。脱口秀中“好笑”和“表达”的比重,也因人而异,即便是林简七被看作“毫无价值输出”的爆笑段子“爬山虎和壁虎”,也展现出他的态度:面对这个寻求标准和效率的世界,人们也可以有另一种生活方式。

栏目主编:邢晓芳、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