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个混蛋,葛兰英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壮烈牺牲 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葛兰英这名字,但她养出的几个儿子,在咱们党的历史上那都是实打实的硬角色。她丈夫叫黄绍先,早年也跟着闹过革命,可后来见局势越来越险、日子越来越苦,直接撂挑子回了老家,对老婆孩子不管不顾——这“混蛋”俩字真不是冤枉他,那会儿湖北红安一带兵荒马乱,地主还乡团三天两头来搜剿,一家五口的活路全压在葛兰英一个女人肩上。 她没别的本事,就靠一双巧手缝补浆洗换口吃的。白天揣着针线筐去镇上找活,遇到国民党兵盘查,还得把给地下党带的消息藏在鞋底;晚上点着桐油灯,一边给孩子补破衣裳,一边跟他们讲“你爹走了咱不能垮,要做能扛事的人”。有次小儿子黄火生饿得直哭,她把仅有的半块红薯塞给孩子,自己嚼着树皮硬扛,就这也没让一个孩子辍学。 大儿子黄火青想上学时,家里连笔墨钱都凑不齐,葛兰英咬咬牙把陪嫁的银镯子当了——那镯子是她娘临死前塞给她的,平时碰都舍不得碰。她送黄火青去私塾时反复叮嘱:“读书不是为了穿绸缎,是为了让咱穷人不再受欺负。”后来黄火青参加革命,好几次被敌人追杀,都是葛兰英把他藏在柴房,自己拿着菜刀挡在门口,跟搜捕的人说“要抓就抓我,孩子是好人家的娃”。 她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四个儿子全投身革命后,家里就剩她一个人。有次敌人为了逼她供出儿子的下落,把她吊在房梁上打,她愣是没吐一个字——后来邻居说,她被放下来时,后背的血把衣服都浸透了,却还惦记着给儿子们留的腌菜有没有坏。 最让人揪心的是小儿子黄火生的事。抗日战争时黄火生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同志们怕葛兰英受不住,一直瞒着她。直到她80多岁临终前,还拉着黄火青的手问:“你弟弟咋好久不写信了?是不是前线太忙?”黄火青忍着眼泪说“是呢,等打赢了鬼子他就来看您”,这话骗了老人最后一程。 有人说“女人在家带孩子不算贡献”,这话纯是瞎扯。葛兰英没上过战场,没写过报告,可她用一辈子的苦撑,给革命养出了四个栋梁——黄火青后来成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还是中央委员,其他几个儿子也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事。要是没有她这样的母亲在后方扛着,多少革命同志得分心顾家?她的厉害,不是靠嘴说的,是靠一针一线、一口饭一口苦熬出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