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6岁的刘慧馨抱着1岁的女儿走上刑场,22年后,女儿成为了国之栋梁 1941

26岁的刘慧馨抱着1岁的女儿走上刑场,22年后,女儿成为了国之栋梁 1941年11月的恩施方家坝,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人脸上生疼。刘慧馨被特务押着往前走,怀里的小女儿冻得缩成一团。这个刚满10个月的婴儿不知道,母亲正把她往路边草丛里放——这是刑场上最后的母爱。 刘慧馨本是中央大学机械系唯一的女生,放着"工业救国"的路不走,非要跑到鄂西农村搞合作社。她带着农民开荒种玉米,办起151个合作社,让6000多农民第一次吃饱饭 。谁能想到,这个能背机械图纸又会算收成的女学生,会成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 被捕那天她刚在医院生完孩子才一个月。特务用孩子要挟她,把灌辣椒水的酷刑一次次加在她身上。她昏过去又醒过来,看见孩子哭,就拖着带血的身子爬过去喂奶。狱友们凑钱给孩子买奶粉,她却用丈夫留下的旧衬衣给孩子缝尿片,说要"从小锻炼她坐牢" 。 临刑前她给孩子做了最后一件事:把尿片叠得整整齐齐。特务夺走孩子扔在雪地里时,她没回头,只是高唱着《国际歌》往前走。后来一个周姓农妇悄悄抱走冻得发紫的婴儿,转手交给了邮差吴有华夫妇。这对夫妻带着孩子搬到武汉,给她取名吴翠兰。 养父母没告诉翠兰身世,只说她妈是英雄。这孩子像妈,数学尤其好,靠着助学金读到北京工业学院。1963年,23岁的吴翠兰穿上军装走进国防工厂,成了航天工程师——正是她妈当年想学的专业。 这年马识途拿着一张字条找到了她。字条是刘慧馨牺牲前托人保管的,上面写着孩子的生辰八字。父女相认那天,翠兰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总摸着玩的旧尿片,是烈士母亲最后的遗物。 现在恩施烈士陵园里,刘慧馨的墓碑对着航天基地的方向。当年她用生命护下的火种,真的长成了照亮国家的栋梁。这种传承,不是血脉里的奇迹,是信仰扎下的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