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内首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报告发布:超七成痴呆患者曾遇安全风险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疾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今天(9月18日),在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来自医疗、护理、养老、民政、公安等领域的专家、患者及家属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共同见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发布。这是国内首次发布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方面的报告。

该报告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名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和家属的真实情况调查,围绕“认知障碍患者整体安全情况”“不同地域、不同机构患者安全风险特征和差异”“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三个维度,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情况,为后续针对性安全管理提供基础。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导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由于缺乏针对明确病因机制的治疗药物,当前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易发生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噎食、家庭用火等安全风险,可能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遗憾的是,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调查研究。

基于此,该报告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该调查受访者分布于全国,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近2/5的受访者(患者)经脑脊液和/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检查(PET)确诊,体现了近年我国在AD诊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该报告显示,73.6%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安全风险,超过三分之一(34.6%)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三种及以上的安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近一年用药错误发生率超过半数,其中漏服、拒服、错服、藏药分别为49.6%、24.7%、18.7%、14.3%。认知障碍中有45.6%曾发生跌倒,33.3%曾发生过走失,近一年发生跌倒、走失的患者分别为31.6%、17.4%。近一年语言攻击/激越行为的发生率为39.5%,发生躯体攻击行为22.4%,发生家庭用火问题为12.3%,发生噎食、误吸的比例分别为10.6%和6.6%。

作为ADC主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解恒革教授代表学会致辞谈到,AD患者人数日益庞大,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高,针对这类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照护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次调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推动AD患者安全照护标准的制定、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社区安全支持网络的搭建,让更多失能老人“安全养老”。

作为ADC副主委,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表示,认知障碍患者更需关注安全管理,推广标准化与创新并重的安全管理模式。他建议将安全管理纳入认知障碍诊疗全周期指南,实施精准化分级防控策略。同时加强照顾者安全培训,增强跨部门合作,推动安全管理政策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的普及率。

栏目主编: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