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物馆接受捐赠的“清代赫士袍服”,9月17日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完成交接,保护修复工作正式启动。这件与山大渊源深厚的珍贵文物,将在专业力量守护下重现历史光彩,为学校校史研究与文化传承再添重要实物佐证。
据介绍,该袍服是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首任总教习赫士的遗物,是清代晚期官员吉服,为“绛色绸平金绣云龙纹蟒袍”,以平金绣技法绣制金龙、祥云、仙鹤等纹样。不仅展现了清代晚期高超的服饰刺绣工艺,更因使用者赫士的特殊身份,成为连接山东大学办学历史与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2024年,赫士的曾外孙保罗·霍利斯特先生向我国无偿捐赠此袍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划拨至山东大学博物馆永久收藏。
因年代久远、保存环境变迁等因素,袍服存在褪色、绣线脱落、两袖缺失、污渍破损等严重病害,亟须进行保护修复。作为承载山东大学百年校史记忆的珍贵文物,该袍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延续百年名校的精神传承,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将严格按照保护方案开展修复工作,为研究晚晴服饰史、刺绣工艺、传承山大文脉守护好鲜活的实物依据。(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通讯员: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