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12年山东一名军人请假回家后迟迟未归队,上级领导打电话询问时,接电话的三岁女儿直言 “爸爸救人淹死了”,这话让人瞬间心碎!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军人沈星救人牺牲被追授陕西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奶气的童音,声音干净得没有一点杂质,却让上级领导猛地攥紧了拳头,指骨泛出青白。办公室里瞬间死寂,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尖锐,这个 31 岁的军人,终究没能踏上归队的列车。 沈星的人生里,“责任” 二字从未褪色。 他1981年生于陕西西安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少时便对军装有着执拗的向往。19岁那年,他如愿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离开家的时候,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军装即担当”。 毕业后,他放弃留校机会,主动申请去基层锻炼,之后他又考去武汉读硕士,导师总说:“这学生眼里有光,心里有秤。” 2012 年的青州,南阳河畔的垂柳垂着新绿,沈星刚收集完毕业论文资料,牵着3岁的女儿在河边散步,女儿攥着他的食指,奶声奶气地讲着幼儿园的积木。 “有人落水了!” 急促的呼救声像惊雷炸响。 沈星猛地抬头,只见河心处,一个少年的脑袋在水里沉浮,水花越来越弱。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松开女儿的手,声音发紧:“乖女儿,站这儿别动,爸爸马上回来!” 话音未落,人已冲了出去。 岸边的淤泥裹着青苔,一踩一滑。沈星顾不得站稳,纵身跃入河水。五月的河水还带着寒意,刺骨的冰凉瞬间钻进毛孔,他打了个寒颤,却丝毫没停,双臂划开水面,像离弦的箭般冲向少年。 “抓住我!” 沈星嘶吼着抓住少年的衣领,用肩膀顶住他的腰往上托。 可河堤经水浸泡,滑得像抹了油,刚把少年推到岸边,脚下一滑,两人又重重摔回水里。少年的指甲深深抠进沈星的胳膊,恐惧的哭喊震得他耳膜发疼。 “别怕,叔叔带你上去!” 沈星咬紧牙关,喉咙里涌上腥甜。 他再次攒力将少年往上推,指尖刚碰到岸边的杂草,少年又滑了下去。第三次沉浮时,沈星的手臂已经酸痛得抬不起来,河水顺着发丝流进眼里,模糊了视线。 他看着少年绝望的脸,突然想起女儿攥着他手指的温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他上来。最后一次托举时,赶来的群众终于抓住了少年的手。 “拉上去了!” 欢呼声里,沈星的力气突然耗尽,像片落叶般缓缓下沉。岸边的女儿挥舞着小手,一声声 “爸爸” 被河水吞没。 当沈星被打捞上岸时,他的右手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指甲缝里嵌着水草。医护人员抢救了四个小时,监护仪的蜂鸣声最终拉成直线,阳光透过抢救室的窗户,照在他年轻的脸上。 送别沈星那天,青州城飘着细雨。数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手里的白菊沾着水珠,像无数双含泪的眼睛。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接踵而至,2013 年 9 月,他当选全国道德模范,证书上的烫金在灯光下发亮。 如今,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命名的“沈星桥” ,栏杆被摸得发亮,南阳河畔的青铜雕像前,常年摆着鲜花。 他的女儿已经长成亭亭少女,每次走过这座桥,都会轻轻抚摸 —— 那是父亲留给世界最后的姿势,是南阳河畔永远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