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军火商雷神公司首席执行官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如果你想与中国开战,那你就别指

美国军火商雷神公司首席执行官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如果你想与中国开战,那你就别指望美国军队能用含有稀有金属的物资来进行补给了。 稀土,这个由17种元素组成的特殊家族,并非真正“稀有”,但其提炼分离的复杂性、环境成本以及技术壁垒,使其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在2025年的今天,稀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深入骨髓,被誉为现代战争的“隐形基石”。 以美国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为例,其雷达系统、电子战系统、目标雷达乃至方向舵电机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据专家估算,每架F-35战斗机需要消耗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一枚“标准-6”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若缺少铽元素,其抗干扰能力将大打折扣。 而士兵手中的夜视仪,若没有镧系元素,在夜间作战时如同盲人,此外,精确制导武器、电动舰船推进系统、指挥与控制中心、无人机以及各类传感器等尖端军事装备,无一例外地对稀土有着高度依赖。 这些稀有金属赋予了现代武器更高的精度、更强的隐身能力、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优异的性能,一旦这些关键材料供应受阻,美国的军事优势将面临严重挑战,甚至可能影响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部署和行动能力,正因如此,五角大楼将稀土视为“国防必需材料”,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尽管美国地大物博,但全球稀土的开采、提炼和加工能力却高度集中于中国,根据2025年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稀土储量约9000万吨,其中中国占49%;稀土氧化物产量约39万吨,中国占69%。 更重要的是,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处理能力,在冶炼分离环节更是处于主导地位,在2025年4月的一份报告中,中国甚至被认为掌握了全球85%的冶炼分离产能和70%的稀土供应链。 这种主导地位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一体化协同系统、成熟的工业集群以及相对较低的电力成本和政策支持,形成了从矿石到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反观美国,虽然拥有芒廷帕斯等稀土矿,但本土的高纯度稀土分离能力却远未达到工业化连续大规模生产的水平,仍需依赖中国进行精炼,据统计,美国每年约80%的稀土进口源自中国,这种深度的依赖,使得中国的稀土供应在全球,特别是军事工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进入2025年,中美在稀土领域的战略竞争已进入“新常态”,中国方面,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产业优势,同时反制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开始强化对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 2025年4月,中国宣布对包括钪、镝、钆、铒、镥、铽、钇在内的7类中重稀土相关项目实施新的出口限制,要求出口商必须申请许可证并详细说明材料的最终用途,此举迅速引发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担忧,特别是对国防工业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这些管制措施已导致某些美国和欧洲公司的稀土运输被叫停,相关材料价格飙升,例如镝和铽的价格在短期内翻了两三倍,美国国防工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稀土材料价格甚至飙升至中国限制措施前的五倍以上,钐的报价更是曾达到正常价格的60倍。 面对中国的战略性举措,美国政府和国防承包商的“恐慌”情绪与日俱增,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的脆弱性被进一步暴露。 兰德公司在2025年6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警告称,即便稀土供应链中断仅仅持续90天,也可能迫使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关闭生产线,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库存仅能维持数月生产,这使得战略资源短缺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过度依赖,美国在2025年及之前已经启动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去中国化”战略,旨在重建其本土稀土供应链,增强关键矿产的自给自足能力。 然而,这条“去中国化”的道路充满了挑战,稀土矿物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从矿产勘探、开发到冶炼分离,整个过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新矿山的建设周期长,回收期慢,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复杂性。 尽管美国雄心勃勃,但在2025年的市场分析中,仍预计美国在2028年前难以实现稀土大规模自主供应,要建成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可能需要至少10年时间,并投入100-150亿美元。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