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世人都以为刘备是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击败的,其实这是一个谎言。700里,就是3

世人都以为刘备是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击败的,其实这是一个谎言。700里,就是350公里,成都到重庆的距离才300公里左右。至于刘备带几十万兵马,更是胡扯。 提及夷陵之战,那“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壮阔场景,是否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呢?如此经典之景,印象想必深刻。 但这其实是文学给历史开的一个大玩笑。就连曹丕当年听到刘备这么干,都忍不住吐槽:“刘备这哥们儿,难道不懂兵法吗?” 所谓数十万大军,实乃遥不可及之幻梦,连稍加思忖的必要都无。这般庞大的军事力量,在现实面前,不过是虚妄的臆想罢了。 要知道,当时整个蜀汉的总人口也就九十来万。刘备四处搜罗兵力,还招降了“五溪蛮”部落。然而,即便将各方人马悉数算上,其麾下兵力也不过四五万之众,着实是东拼西凑而成。 对面陆逊所统领的东吴兵马,与他自身的实力相较,可谓旗鼓相当、难分轩轾,彼此之间并无显著的优劣之别。故而,这绝非所谓以少胜多的传奇神话。 其不过是表象营造出的虚妄,经不起细致推敲,所谓“神话”,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自刘备出兵之地永安,至战事爆发的猇亭前线,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即便往多了算,亦不过三百余里。七百里,究竟是怎样的概念? 它似一条无形的丝带,横跨于天地之间,丈量着距离,承载着想象,让人不禁探寻其背后藏着的广袤与深邃。那差不多是从成都直接拉到重庆了,完全不着边际。 若将这场战事单纯归结为刘备出于为关羽复仇之举,实乃小觑了他。刘备之谋略与考量,远非如此浅显,其中深意,需细细探究。 关羽的死,倒下的不只是一个兄弟,更是刘备集团的一面旗帜。更要命的是,丢了荆州,诸葛亮规划的“两路北伐”战略直接被废了一半,兴复汉室的梦想眼看就要泡汤。 莫要忘却,在蜀汉朝堂之上,诸如诸葛亮、马良这般核心骨干,为数众多皆来自荆州。他们于朝堂崭露头角,为蜀汉之业添砖加瓦。 现在老家被占,家人田产都在东吴手里,人心能不乱吗?所以刘备这一仗,既是打给孙权看的,更是打给自己人看的,必须表明一个态度。 因为荆州水军早就没了,刘备只能选择走陆路,沿着长江北岸的山区往前拱。他布下的营寨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五十多个互相照应的山地据点群。 这套打法攻防兼备,还能保障后勤和退路,看得出是刘备从无数次败仗里总结出的经验。 起初刘备非常谨慎,主力在秭归这个后勤补给方便的地方,一待就是七个月。他想在这里以逸待劳,但年仅39岁的陆逊看穿了这一点。 陆逊硬是主动后撤,把防线收缩到夷陵,摆明了就是要拖垮你,拉长你的补给线。 陆逊所采用的战术,与后来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如出一辙,二者皆以“耗”为核心策略,在漫长的对峙中寻找破局之机,以静制动,待敌自乱。 任凭蜀军百般叫骂、肆意挑战,他皆不为所动,稳如磐石般坚守营垒,拒不出战,似要以这坚壁清野之态,磨尽敌军的锐气。 他等的,不只是蜀军锐气被磨光,更是一个天赐良机。 公元222年6月,风云变幻,决战的脚步悄然逼近。时光仿佛在此刻凝止,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那决定命运走向的时刻,已然来临。 那年三峡地区出奇的酷热潮湿,蜀军多是四川兵,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流行,战斗力大减。为了避暑,刘备下了一步臭棋:把水陆大军全都挪进了岸边的山林里。 这下可好,营寨都是就地取材的木头茅草,天干物燥,一点就着。加上山林地形分散,一旦起火,山风一吹,神仙也救不了。 陆逊等的就是这个军心浮动、“想退又没退”的瞬间。 决战当晚,东风起。陆逊玩的不是全线放火,而是精准的“特种作战”。 他先派小部队佯攻,让你麻痹大意,然后精锐小队带着引火物,悄悄摸进一个营寨点火。火光就是总攻信号,吴军主力直捣中军,多点开花。 一个营寨的崩溃,瞬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蜀军的指挥系统当场瘫痪,各自为战,被吴军分割包围,逐一吃掉。 来时还能当屏障的险峻山路和湍急江水,此刻全成了要命的陷阱。 结局堪称毁灭性。张南、冯习血洒疆场,蛮王沙摩柯亦战死,马良于仓促撤退之际,不幸惨遭杀害,这场战事的惨烈,令人扼腕叹息。 驻守于江北的黄权,退路遭截,陷入绝境。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终究还是选择向曹魏投降,其内心的不甘与悲怆,或许只有他自己能深切体会。刘备本人,全靠亲兵傅彤拼死断后,才狼狈逃回白帝城。 这一战,蜀汉五万精锐几乎报销干净,元气大伤。一年后,刘备在白帝城郁郁而终,上演了白帝城托孤的悲情一幕。 夷陵之战,彻底掐断了蜀汉东出争霸的可能,也让“兴复汉室”成了一个永远的梦。 信息来源:三国谈|夷陵之战解析①真实的理由2023-02-22 14:25·济宁晚报

评论列表

uu00oo66
uu00oo66 3
2025-09-18 23:47
不带诸葛亮出战,就是😊作死
龍的心
龍的心 1
2025-09-19 00:08
是啊,手下还有很多在荆州有人,有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