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通过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最新货币政策决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下调25个基点,降至4.00%–4.25%。这也是该机构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推行货币宽松政策。 尽管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就业数据连续未达预期,美联储仍作出了降息决策。多项指标表明,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力有所减弱,劳动力市场活跃度出现放缓。面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就业状况所面临的下行压力正在增加。 在该次议息会议中,新任美联储理事、同时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斯蒂芬·米兰对此项决策持不同立场,他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建议下调50个基点。 美联储同时发布预测,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将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并在2025年和2026年每年各追加降息25个基点。 会议文件还指出,委员会将继续执行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及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计划,并保持当前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调。 政策制定者目前预计2025年经济将增长1.6%,较6月预测的1.4%有所提高,而对长期经济增长率的预估则保持1.8%不变。 利率决议发布后,美元指数应声走低,下跌0.13%,至96.48。 自今年1月就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呼吁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不断向美联储施加压力,推动降低利率。美联储降不降息 美联储减息 美联储利率决定 美联储量化宽松 美联储政策路径 美联储遭起诉 美联邦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