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孝心火到新华社!”上海,农村小伙带残障父母在餐厅过生日,含泪演讲感恩父母,陌生大哥悄悄买单!小伙:“我妈精神障碍,我爸近乎失明,55岁了还没有过个一个生日,但他们却靠着拉砖,省吃俭用把我供成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小伙名叫杨楼,来自安徽阜阳。命运似乎对他家格外苛刻。他的父亲不幸患上视网膜病变,双眼仅存微弱的光感,几乎等同于失明,而母亲则身患罕见的烟雾病。 父亲因为视力问题,无法外出打工赚钱。但为了供杨楼读书,让他能有更好的未来,父亲毅然决然地去砖厂拉砖。 砖厂的环境非常恶劣,可父亲没有丝毫退缩。母亲虽然身材矮小,只有一米四几,但她也毫不含糊,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推车。 两人齐心协力,一天下来拉好几车砖。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比正常家庭的父母要多出数倍,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杨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医生。后来,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医学知识,他又毅然转行做起了医学科普。现在,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了这个饱经风霜的家。 这次父亲55岁生日,杨楼觉得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竟然连一个像样的生日都没过过。 于是,他精心策划,偷偷把父母带到了海底 捞,想要给他们一个难忘的生日惊喜。 在海底捞热闹的氛围中,杨楼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他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人说道:“大家好,我想跟大家说件事。今天是我爸爸55岁的生日,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过生日。 我爸爸妈妈身体都有残疾,但他们靠着在窑厂一块砖一块砖地拉,把我供成了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让我有机会考上安徽理工大学。 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爸妈当年在窑厂那么辛苦地拉砖,我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或许现在的我,还在老家农村的工厂里,过着两班倒、三班倒的辛苦日子。正是因为我考上了大学,才有了机会在上海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 他们虽然身份卑微,生活过得并不容易,但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们。今天,我就想给他们过一个隆重的生日,想告诉他们,在我心中,他们无比伟大。我感恩他们为我付出的一切,也深深地爱着他们。 如果没有爸爸妈妈,我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精彩。所以,就算以后再苦再难,我也一定要把他们接到上海来,让他们安享晚年。” 说完,杨楼跪在地上,跟父母磕了几个响头…在场的人都被他的孝心所打动,纷纷鼓起掌来。一位大叔还悄悄地去把杨楼这桌的单买了。 父亲回到家后,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他感慨地说:“村里的人都叫我‘杨瞎子’,以前没少看不起我。可现在呢,我比村里好多瞧不起我的人都过得好,他们还没过过这么热闹的生日呢!” 此事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这孩子没有被《原生家庭的错》这句话洗脑,没有抱怨父母,反而拥有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已经赢了99%的年轻人! 也有网友说,有的人在海底捞感恩父母,有的渣子在海底捞尿尿给父母两百多万的账单! 还有网友说,两个残障人士供出来一位医生儿子,可想而知有多么不容易,为他们点赞! 杨楼的故事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感恩。 在生活的重重磨难面前,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他的这份坚韧和担当,以及对父母深深的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