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红直播卖货乱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直播间中形形色色的主播,依托自己的销售话术,促使观众“激情下单”。 网友们纷纷评论:“这样的卖货乱象,对一些分辨不出真假的观众来说就是欺骗!” 这事儿真不能全怪观众冲动。直播间那氛围,谁进去谁迷糊——主播喊得声嘶力竭,评论区刷得眼花缭乱,限时秒杀倒计时滴答响,再加上几句“全网最低”“错过再无”,普通人很难保持冷静。特别是老年人或者对产品不太熟的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是真实惠还是大忽悠。 乱象背后其实是流量生意的野蛮生长。不少主播压根不在乎啥长期口碑,只想趁着热度赶紧变现。虚假宣传、夸大效果都算轻的,更有甚者直接卖假货、搞山寨,被揭穿了就道歉退款,换个账号接着来。平台处罚不痛不痒,违规成本太低,这种套路自然屡禁不止。 再说那些“演技派”主播,哭诉厂家给错价格、演戏砍价逼单,甚至编造身世卖惨博同情……表面看是卖货,实则是消费信任。观众今天信了你,明天发现被骗,伤的不只是钱包,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但把所有责任推给主播也不公平。平台算法就爱推这种“高转化”直播间,数据越好流量越大,无形中鼓励了这种疯狂叫卖的模式。商家也一样,明明知道产品没那么神奇,却纵容主播夸大宣传,销量上来了再悄悄删差评。 消费者保护这块更是漏洞明显。直播带货退货难、维权难太常见了。主播一句“我只是推荐不负责售后”就能甩锅,平台客服来回踢皮球,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光靠市场监督管理局偶尔点名,根本治不住这漫山遍野的乱象。 说到底,直播带货不该变成“谁更能演谁就赢”的游戏。得从平台规则、监管落实、行业自律多方下手,让诚信经营的主播能冒头,让骗人的玩家彻底出局。否则热闹散了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和寒了心的消费者。 直播带货乱象 直播间买货避坑 直播带货避雷 直播乱象 直播平台套路 网络直播乱象 直播带货困局 直播平台乱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