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孔嘉敏通讯员刘扬
记者昨天从嘉兴市经信局获悉,2025年浙江省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名单于近日发布,全省共103个,其中嘉兴11个优质案例成功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四。从AI智能调度到瑕疵检测,从良率提升到智能商贸,这批“智造尖兵”覆盖多个制造关键环节,正成为推动嘉兴制造业智能化跃升的强劲引擎。
AI+制造
从打破垄断到攻克痛点
由华芯(嘉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装备)打造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晶圆传输实现超大规模智能调度”案例,是本次入选的亮点之一。该系统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AMHS“天车”——作为晶圆制造厂中的核心搬运系统,它被誉为芯片生产的“生命线”。
“当我们意识到全球95%以上的‘天车’市场被两家日本企业垄断了整整30年时,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就上来了。”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华芯装备作为国内首家自研国产“天车”的企业,在这个特殊的自动化领域已经深耕了9年。
据介绍,该案例可通过部署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集群,实时处理136台传输设备、82个工艺节点的动态数据。创新性采用数字孪生沙盒预演技术,将调度决策响应速度从45秒压缩至0.8秒,实现跨厂区、跨工艺段的全局最优路径规划。相关技术获工信部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
让人工智能为制造业赋能,始终是嘉兴工业前行的坚定方向与战略核心。
当前,在电机行业,普遍存在依赖人工检测,导致漏检率高、精度低、数据统计及缺陷分类困难等问题。因此,加西贝拉研发了“应用AI视觉融合技术推动压缩机定子外观缺陷智能全检场景实现高精度与毫秒级判别”技术,这也是此次入选的优质案例之一。据悉,该技术采用视觉检测结合AI算法及数据处理技术,可实现不良品自动识别与分拣,有效替代人工。
“该方案在显著实现效率提升的同时,使检测过程更客观、快速,检测结果更准确,高于99.5%,并能实现测试数据存储和质量数据可追溯,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加西贝拉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例可广泛应用于电机定子生产线,解决行业共性痛点,推动智能化转型,预计可减少人力投入15%。
瞄准千亿赛道
嘉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嘉兴敏锐地把握住了数字时代的重大机遇,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将人工智能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变量”。
早在去年10月,嘉兴便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吹响了进军AI产业的号角。今年5月,《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磅发布,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7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标杆应用场景、“数智优品”、高质量数据集各100个,带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元。
“我市以‘小切口、深场景、实应用’为路径,精准破解制造业痛点,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制造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向未来,嘉兴将以此次入选的11个省级典型案例为牵引,纵深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健康、交通运输等十大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常态化人工智能赋能需求征集与应用场景发布机制,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技术快速落地。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标杆项目和示范场景,为建设智造创新强市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