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节卡股份取消上会仍无下文,多起IPO“卡壳”涉及收入确认

时隔一个多月,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IPO上会取消后,至今仍无下文。

上交所原定于8月8日召开节卡股份IPO审议会议,但在上会前夜,会议突然被取消,理由是“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这使节卡股份成为2025年首家在上会前临时被叫停的企业。

01

收入确认成IPO“拦路虎”?

除了节卡股份被取消上会,近期还有另外两家IPO企业在上市委会议后,被“暂缓审议”。这些事件表明,对于IPO排队中的企业来说,获得上会排期并不意味着“过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恒坤新材便是其中一例。该公司于今年7月25日首次上会时,因需要“进一步论证报告期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被暂缓审议。

此后,恒坤新材于8月21日提交了对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对会后事项进一步落实后,最终于8月29日获得上市委会议通过。

但在同一天的上市委会议上,另一家IPO企业泰金新能又被暂缓。上市委要求泰金新能结合报告期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订单签订、发货及验收情况,经营性现金流等,进一步论证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相关风险提示是否充分。泰金新能至今未就上述落实意见提交回复。

从节卡股份8月1日提交的《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来看,上市委的落实意见中,唯一的问题也是与收入确认等会计政策有关。

自8月7日取消上会至今,节卡股份的IPO进程,已中断1个多月时间,至今该公司仍未更新相关材料。

突如其来的变化,不仅打乱了公司的上市节奏,也让外界对其财务和业务情况充满疑问。

02

“验收”到“签收”,收入确认提前

在实际商业逻辑中,“签收”只是客户收货,而“验收”才意味着产品通过性能和质量的检验,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和风险差。

节卡股份于2022年启动上市辅导,而在此前一年,该公司于2021年6月,从会计政策上,将收入确认时点从“验收”改为“签收”。这一变化让节卡股份当年多确认了约2068万元收入。

相较以往,收入提前确认了,但是回款却并未同步。公司在变更收入确认政策的同时,将信用政策进一步放宽。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多数主要客户的账期被延长,带来的结果是逾期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2235.65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6720.77万元,占比维持在38%-47%的高位。换句话说,近一半的应收账款处于逾期状态。

款项未收回,收入却提前确认,这种做法直接加大了经营的不确定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和622.8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低至4.4万元、-3567.93万元和-227.82万元。

03

利润难落地,现金流持续为负

如果说利润表是企业的“面子”,那么现金流量表就是企业的“里子”。节卡股份的“里子”所反映出的问题,远比其波动的利润更为严峻。

2022年至2024年,节卡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三年合计为-5173.32万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恶化到-6159万元。公司在过去三年半的经营中,不仅很难产生现金回报,反而持续消耗资金。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难找。首先,账面收入回款速度缓慢,大量应收账款逾期,导致利润表里的数字难以转化为现金;其次,对上游供应商缺乏议价能力,需要提前付款,进一步压缩了现金流。

但公司在市场开拓上的支出同样庞大。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率高达24%-28%,明显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三年间累计销售费用达到2.72亿元,比研发投入还高出30%。

然而巨额投入并未带来匹配的市场回报,2025年上半年收入仅微增4%,净利润同比下降513.55%,这种高投入却低转化的局面,暴露出节卡产品或商业模式在竞争中存在效率不足。

长期负向的经营性现金流,意味着公司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或借款维持运营。一旦资本市场环境收紧,节卡的资金链承压风险会迅速放大,这也是投资者十分担心的问题。

04

产能扩张数倍,市场能否消化

据招股书中披露,节卡股份拟将产能从现有的8000台扩大到4万台,增幅达到5倍。

对比此前数据,2023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76.1%,2024年接近满产状态。但数倍于当前规模的扩张,是否过于激进?

一方面,公司招股书披露其主要产品均价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硝烟渐起。另一方面,其引用的行业数据也遭到挑战。

节卡股份在论证市场空间时引用的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为5.7万台,而竞争对手越疆科技在其招股书中引用的数据则为10.8万台,差异近乎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对募投产能作出过一次调整。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的年产能,从最初的5万套下调到4万套,幅度达20%。

从收入确认和信用政策的变更,到现金流与利润的长期为负,再到产能扩张下对市场是否有清晰判断,节卡股份IPO下一步将如何迈进?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