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汉武帝为什么总选春天进攻匈奴?司马光:匈奴女子春天更容易怀孕 可能有人会觉得

汉武帝为什么总选春天进攻匈奴?司马光:匈奴女子春天更容易怀孕 可能有人会觉得,司马光这话听着有点“扎心”,甚至会想汉武帝是不是专挑人家软肋下手?其实还真不能这么简单看,得结合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实际情况捋一捋。 汉朝刚建立那会,根本没力气跟匈奴硬刚,刘邦当年还被匈奴围在白登,最后靠和亲才解围。之后文景两朝一直攒家底,到汉武帝这,粮仓里的粮食都堆到发霉,铜钱串子放久了绳都断了,这才敢琢磨反击匈奴的事。 那为啥偏偏选春天?光说匈奴女子怀孕还不够。你想啊,匈奴是游牧民族,吃喝全靠牛羊,春天正是牛羊生崽、啃新草的关键时候。要是这时候汉军打过去,匈奴人要么护着牲口顾不上打仗,要么就得放弃牲口跑路,不管选哪个,对他们都是大损失。 《资治通鉴·汉纪》里就提过,匈奴部落里,女子不仅要放牧,还得负责煮肉、缝帐篷,家里的活计大半靠她们。春天一旦怀孕,行动就慢了,部落迁移的时候,孕妇和刚生的孩子很容易拖后腿。汉军这时候进攻,匈奴的机动性直接就降了一截,这可不是巧合,是摸透了对方的软肋。 而且汉武帝选春天,对汉军自己也有利。北方的冬天那叫一个冷,汉军大多是中原人,扛不住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之前有次冬天出兵,士兵冻掉手指的都不在少数。春天天气转暖,补给线也不容易被大雪封路,粮草能及时送上去,士兵作战也更有劲儿。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太“针对性”了?但你得想想,汉朝被匈奴欺负了几十年,匈奴骑兵动不动就冲进边境,抢粮食、掠人口,边境的老百姓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上。汉武帝这么做,本质上是把之前的被动防守,改成主动出击,就是要打疼匈奴,让他们不敢再随便来犯。 就像元光六年春天,卫青第一次带兵出上谷打匈奴,就是选在春天。那次不仅没吃亏,还缴获了不少匈奴的牛羊,杀了几百个匈奴兵,这也是汉武帝春天出兵策略的一次成功尝试。后来卫青、霍去病多次北伐,不少重要战役也都选在春天,可见这不是临时起意,是长期研究出来的战略。 所以司马光说的“匈奴女子春天更容易怀孕”,其实是点出了游牧民族的一个关键弱点,汉武帝不过是顺着这个弱点,制定了最能打击匈奴的进攻时间。这不是什么“阴谋”,而是当时国力和战略眼光结合的结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