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冠军赛结束了,大家觉得顾若辰的解说水平怎么样?和高菡、杨影的解说相比,你更喜欢谁的? 看乒乓球比赛若干年了,从宋世雄、蔡猛、杨影,一直到后来的高菡、顾若辰,感觉他们各有特点,但是,对于杨、高、顾,评价,网上好像都是趋于两 极分化。 有一说一,杨影的解说,风格很鲜明,她是运动员出身,世界排名还到达过第2,所以,她对一些技术、策略的讲解是比较精辟和独到的,而且她的话优势还常常带着浓厚乒乓球的“业界”气息,比如:某某某的球的球,你得想法让她难受,一旦顺着她,让她打疯了,什么球都有”、“这场球这没办法,某某某被打的毫无脾气”、“这球撇得,带劲”等等,听着比较生动、接地气,但与此同时,我又觉得她的倾向性相对明显了一些,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不吝赞美之词,但对他的对手则相反,导致有些观众表示“听着难受”,干脆“直接静音”,这种做法,我觉得过激了些,撇开一些不足,杨影的解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 高菡讲球,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采斐然,给人一种“出口成章”的感觉,2025年5月多哈世乒赛现场,当王楚钦以一记侧旋弧圈球擦边得分时,高菡突然提高声调说出了那个金句:"这球就像人生——看着要飞出去了,硬是拧回来!"虽然有人表示不习惯的她的声线和音调,但整体而言,高菡解说的客观性、亲和力、信息量,我觉得都是上等的。 顾若辰呢,我觉得她就像一个高清显微镜,或者说像一名外科大夫,她在讲解过程中往往对器材的选择、选手的动细节作出深入剖析,对比赛过程中选手某些表现的关键原因,也会从技术的视角进行重点解读,只是,我觉得她的语调过于平稳了,缺了一些激情,听起来缺了点情感上的共鸣。 或许部分球迷认为看球就看球呗,有没有解说都无所谓,但我却不这么看,对于一场精彩的比赛,解说能使其增色不少,而且乒乓球很小,很多技术很细,通过电视屏幕不一定能看得清楚其中门道(尤其是旋转),有解说员适时给你点拨一下,会使你豁然开朗。如果是一般的乒乓球爱好者,我觉得高菡的解说是不错的选择,但你真想学到一点专业的技术知识,可能高-顾组合就能一次性满足这两个方面要求。 大家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在看比赛的过程中,你会留意解说员或嘉宾的解说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