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穿山甲在江西石城县安“新家”

近日,江西省石城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在30个不同点位清晰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的夜间活动影像。画面中,穿山甲正利用其敏锐的嗅觉,在微光笼罩的林间穿梭觅食,全身鳞片闪烁着暗淡光泽,缓缓爬向洞穴。

中华穿山甲被誉为“森林卫士”,以白蚁和蚂蚁为食,一只成年个体一年可捕食约700万只白蚁,对控制害虫、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物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其出现也是保护区生态环境向好的关键指标。

2011年赣江源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采取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完善监测体系,新增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时落实多种措施改善动植物生态环境,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范围,目前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黄腹角雉、豹猫、中华鬣羚等曾一度绝迹的珍稀野生动物纷纷亮相。

这次发现源于2024年8月由石城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启动的中华穿山甲种群保护与监测项目。项目在保护区内布设100台红外相机,开展系统性监测与研究。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团队长期驻点,深入山林布设设备、记录植被水源、追踪动物痕迹。

中华穿山甲的出现,是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成效的重要标志。作为典型的“伞护种”和“生态系统工程师”,它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森林植被完整、食源丰富、人为干扰少等优良生境条件,也印证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健康运转,展现出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正成为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堡垒。(刘洧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