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中国自9月15日起对俄罗斯公民实行免签试点,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斯维特兰娜· 朱洛娃则表示,如果俄罗斯对华实行互免签证制度,预计会有大批中国未婚男性前往俄罗斯寻找新娘。 9月15日零点起,中国外交部放大招:俄罗斯人拿着普通护照,就能直接飞来中国,旅游、探亲、商务啥都行,停留最长30天,不用再跑使馆排队办签证,这政策一落地,立马成了热搜王。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已经给中国人发了17万份电子签证,中国游客妥妥的第一名,现在免签一开,门槛直接没了!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5日在东方经济论坛上也表态,俄罗斯得赶紧跟进,对中国公民免签。 为啥这事儿这么火?想想看,以前俄罗斯人来中国,签证得提前一个月准备,材料堆成山,光复印件就能累趴下,现在呢?护照一揣,机票一买,落地就能吃上北京烤鸭,反过来,中国人去俄罗斯也方便了,红场、冬宫、贝加尔湖,背个包就能去打卡。 数据摆在这儿:2023年中俄双向旅游人数已经破200万,免签一推,专家预测明年得翻倍,旅游业火了,航空公司也乐了,俄罗斯航空已经计划加开北京到莫斯科的航班,票价估计得打折到“白菜价”。 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斯维特兰娜·朱洛娃,9月中旬接受采访时抛了个大炸弹:如果俄罗斯也免签,中国单身小伙怕是要蜂拥而至,专门来找俄罗斯新娘! 朱洛娃这话听着像玩笑,可细想还真有点儿根据。俄罗斯这几年,人口结构有点“阴盛阳衰”。俄国家统计局数据说,全国女性比男性多1000多万,尤其农村地区,“剩女”比例不低,反观中国,适婚男性多得挤不下,媒婆都忙到飞起。 免签一开,机票一便宜,单身小伙们一合计:去俄罗斯旅游一趟,顺便找个对象,太值了!其实,中俄跨国婚姻早不是啥新鲜事儿。 2023年民政部数据显示,中俄婚姻登记量涨了20%,黑龙江、山东的小伙子们,早就瞄上了俄罗斯姑娘的高颜值和直爽性格,现在政策一松,这股“跨国缘分”怕是要更猛了。 可浪漫归浪漫,跨国婚姻的坑也不少,语言是个大坎儿,俄语中文都不好学,靠翻译软件谈恋爱,迟早得翻车,饮食习惯也得磨合:俄罗斯人爱吃黑面包加黄油,中国人离不了米饭炒菜,俩人坐一块儿吃饭,怕是得先“谈判”。 还有文化差异,俄罗斯新年得狂欢到凌晨,中国春节得包饺子守岁,习惯不同,磨合起来够呛,更别提法律问题了,跨国婚姻登记、移民、财产分配,哪样不得费心思? 这免签政策的深层影响更值得说,旅游业首当其冲,俄罗斯游客来华,估计得把淘宝买爆,化妆品、电子产品、茶叶,统统塞满行李箱,中国人去俄罗斯,鱼子酱、伏特加、毛帽也得成爆款。 商务合作也跟着火,能源、科技、文化项目,都有望加速落地,俄罗斯媒体报道,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免签一推,这数字还得涨。 当然,免签也有“边界”。30天停留期,超时了得走人;敏感地区也还有限制,别想着随便跑,朱洛娃的“警告”虽然逗趣,但也提醒大家:跨国婚姻不是旅游签证,靠的是真心和责任。 俄罗斯担心人口流失,中国也得考虑文化融合的挑战,不过,这波免签的意义,远不止找对象,它让中俄老百姓的距离,从“天涯”变成“咫尺”,让友谊从口号变成日常。 总的来说,这中俄免签试点,就像点燃了一把火,把两国间的往来热情烧得更旺,朱洛娃那句“中国小伙要来抢新娘”,虽是调侃,却让人忍不住脑补,未来莫斯科街头会不会多几对中俄情侣,中俄关系,从贸易到太空,现在连“姻缘”都开始跨国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