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打了,泽连斯基想通了 当地时间9月13日,这位一直喊着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乌克

不打了,泽连斯基想通了 当地时间9月13日,这位一直喊着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乌克兰总统,突然放软了身段,明确表示相信欧洲、美国和西方,反对继续战争。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在琢磨,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毕竟前阵子乌克兰还在顿涅茨克地区跟俄罗斯打得火热,怎么突然就松口了? 泽连斯基的最新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就在9月12日,他出席“雅尔塔欧洲战略”会议时就已经开始撺掇欧洲对华施压,企图逼迫中方施压俄罗斯以结束战争。 他指责中国在推动俄乌冲突结束一事上“未尽全力”,“未展现出真正愿意促成冲突的意图”。这种表态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战略转变。 泽连斯基此前曾多次强调乌克兰要战斗到底,甚至将拒绝与普京对话写入法律。如今他的立场明显软化,首次公开承认军事手段已不再是收复全部领土的主要途径,暗示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乌克兰总参谋部最近发布的战报显示,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接触线上,俄乌双方在24小时内爆发了152次军事冲突。其中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战况尤为惨烈,仅该区域就记录了47次激烈交火。 在顿涅茨克地区,俄军在过去24小时内发动了惊人的42次炮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乌克兰紧急救援部门冒着炮火从冲突前线成功撤离了227名平民,其中包括46名儿童。 尽管乌军也取得了一些战术成功,比如使用导弹摧毁了俄军第20师指挥部,但整体战场态势仍然对乌克兰不利。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评估认为,俄军不仅保持推进态势,更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与西方支持的变化密切相关。今年2月,泽连斯基就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美国需要欧洲作为市场吗?对。但作为盟友呢?我不知道。” 他当时还强调欧洲不能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应该组建“欧洲军”。 特朗普政府与拜登全力支持援助乌克兰的政策完全不同,倾向于逼迫乌克兰接受停火,并已经中断了对乌克兰的援助。美国还正式表态,将不派遣美军进驻乌克兰,且进驻乌克兰的欧洲以及非欧洲国家部队,不属于执行北约任务,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 欧盟虽然仍在支持乌克兰,但内部也存在分歧。在最近的欧盟峰会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拒绝加入支持乌克兰的协议。尽管27个成员国中有26个支持该协议,但由于欧尔班的反对,协议未被列入官方书面结论中。 经过三年的激烈对抗,乌克兰不仅面临领土持续失守的困境,财政状况也日益紧张。西方援助充满不确定性,使得乌克兰难以持续作战。 为获取美国支持,泽连斯基政府甚至不得不考虑签署向美转让50%收益权的矿产开发协议。这种资源换武器模式引发国内强烈反对,但也反映出乌克兰面临的艰难处境。 有分析表明,泽连斯基的立场转变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审慎权衡。继续军事对抗可能导致更大损失,不如将现有资源转化为谈判筹码。 在国际层面,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外交活动也在加紧进行。美国高级官员被披露将在沙特阿拉伯与俄方代表团就乌克兰问题开始谈判。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表示,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第79届联大重申劝和促谈、政治解决的一贯立场,强调遵守三不原则(战场不扩大、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透露,欧洲各国已经开始就战后乌克兰的维和行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她特别强调了“具体”二字,这在通常的外交辞令中实属罕见,显示出欧洲方面正在将战后安排提上实质议程。 泽连斯基的转变到底是真正认清现实,还是又在扮演另一个角色?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是否正在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