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icon突然站出来,挡在委内瑞拉icon的前面。 9月12日,美国icon想借道进入委内瑞拉,结果没想到哥伦比亚突然站出来,而且态度非常强硬的表示,绝不容许别国借道进入委内瑞拉,并再次强调:我们很多国家会团结起来应对他国的入侵行为。 这一立场与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9月10日的表态高度一致。佩特罗明确指出,美国在加勒比海部署核潜艇和军舰的行为已构成“入侵威胁”,哥伦比亚“绝不允许本国领土被用于军事行动”,并呼吁拉美国家依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和平区宣言》共同捍卫主权 。事实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21个成员国已签署联合声明,反对美国在该地区强化军事存在,强调应通过区域机制而非外部干预解决争端。 从地缘博弈看,美国此举暴露其“门罗主义”思维。美国以“打击贩毒”为名,在委内瑞拉沿海部署包含核潜艇的4500人两栖作战群,却忽视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中“委内瑞拉非法作物种植面积为零”的结论 。其真实意图在于遏制委内瑞拉与中、俄等国的能源合作——2025年上半年,中国每日从委进口原油46.3万桶,中委共建的拉古尼利亚斯油田已重启100口油井,预计明年产量提升至每日6万桶。 此次事件折射出拉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自2022年哥伦比亚左翼总统佩特罗上任后,哥委关系迅速回暖,两国不仅恢复外交关系,还在边境安全、移民管理等领域展开合作。这种转变与拉美多国“向左转”趋势相呼应:巴西、墨西哥等国已形成反对外部干涉的共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13国更连夜签署声明,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 。 国际社会应清醒认识到,任何以“安全”为幌子的单边军事行动,都无法掩盖对他国资源和战略空间的觊觎。哥伦比亚的立场不仅是对国际法的捍卫,更是拉美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体现。只有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摒弃冷战思维,才能构建包容互信的地区安全架构。中委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非对抗性解决方案,值得国际社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