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山县贯塘乡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因鱼塘死鱼引发的矛盾纠纷,通过科学检测与耐心沟通,最终查明真相,化解了老湾村村民彭某彪与养鸭户赵某国之间的误会,维护了邻里和谐。
案情回顾:鱼塘死鱼事件引发疑虑
2025年8月15日,长期在广东务工的彭某彪收到家乡亲友的紧急来电:合作经营的鱼塘内,大量鱼类不明原因死亡,初步估计损失高达800余斤,其中多为鲢子鱼。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彭某彪心急如焚,他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经公安机关出警初步调查判断,该事件的投毒嫌疑不大,更多原因为养殖管理不当,随即向乡综治中心进行了反馈,乡综治中心派出农业畜牧技术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赴现场,并指导合作养殖户李某延进行池塘增氧与投放池塘治理药物。经过治理,鱼塘中未再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
然而,鱼类的大量死亡让彭某彪怀疑是人为投毒所致。为查明真相,他将水样送往长沙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鉴定。
真相大白:科学检测与耐心疏导
检测报告很快出炉,显示水中并无任何投毒迹象。这让彭某彪的怀疑转向了另一方向:他开始怀疑是邻居养鸭大户赵某国家中的鸭子排泄物进入鱼塘,污染了水质,导致了鱼类死亡。彭某彪据此请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
贯塘乡综治中心收到此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并结合水质检测报告进行分析。经查,水质检测报告显示鱼塘水质并无异常,证实赵某国的鸭群排泄物并未对鱼塘造成直接影响。
结合气象数据与养殖专家分析,最终确定死鱼原因为近期持续高温导致鱼塘缺氧。
化解矛盾:理解与认可下的圆满落幕
9月11日,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向彭某彪详细解释检测结果及科学依据,彭某彪对于鱼类死亡的原因表示认可,并充分理解了工作人员的付出。至此,由鱼塘鱼类死亡引发的邻里之间的猜疑与矛盾,在综治中心的巧手调解下,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今年以来,贯塘乡综治中心坚持”依法调解+科学研判”双轨并行,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