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民警对汪女士进行反诈宣传,现场说法
9月12日下午,祁东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快速反应、精准处置,成功拦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挽回80克黄金的重大经济损失,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茶叶”过检露端倪民警察觉疑点
当日16时30分许,祁东县公安局接县顺丰快递公司报告称,有一包裹在过检时发现异常,内疑似为金属物品,与寄件人填报的“茶叶”品名严重不符。接报后,县局反诈中心民警许志远、柏捷立即依照工作机制赶赴现场核查。
经现场了解,约一小时前,一名约50岁的妇女寄递该包裹,目的地为河南省洛阳市某烧烤店。开箱查验后,民警发现茶叶盒内实为两块包装完好的黄金,分别标注为50克和30克,且包装袋上印有本县某金店标识。通过信息查询,民警迅速锁定寄件人为本县居民汪女士。
多方核查揭骗局紧急管控阻损失
民警立即电话联系汪女士。汪女士坚称寄送黄金是用于“女儿结婚”,但面对民警关于其女婿具体信息的追问时,却言语闪烁、无法自圆其说。这一反常反应立刻引起民警高度警觉,判断其极可能正遭遇电信诈骗。民警当即要求快递点暂扣包裹,停止寄递,并请汪女士前来派出所当面说明情况。
为防止汪女士取回包裹后通过其他途径再次寄出,民警留守快递点等待。同时,民警另辟蹊径,迅速联系上汪女士的女儿王某,经核实,其女儿目前并无男友,更无结婚计划。至此,汪女士遭遇电信诈骗的事实基本确定!
兵贵神速。反诈中心随即启动紧急管控措施,协调相关银行对其资金账户、联系快递公司对其寄递业务实施“只进不出”的临时保护性限制,并同时通知其丈夫与女儿赶往现场共同开展工作。
耐心劝解终醒悟成功挽损八十克
18时许,汪女士在丈夫和女儿的陪同下赶到快递点。面对民警和家人的耐心询问与关切,汪女士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她近期在某网络“跨境电器交易平台”做“电商”,该“平台”以支付佣金为诱饵,要求其向“指定地点”寄送黄金作为“抵押物”。民警随即结合真实案例,向其剖析此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巨大危害。
在民警和家人的共同劝解下,汪女士尝试向所谓“交易平台”申请提现,果然已被对方拉黑。至此,汪女士才彻底醒悟自己险些上当受骗。最终,价值不菲的80克黄金被交由其家人妥善保管,未落入骗子之手。9月14日,清醒后的汪女士在家属陪同下,前往永昌派出所报案,目前,案件正侦办中。
警方提示
1.警惕陌生“投资”、“刷单”、“做任务”平台:凡是要求垫资、充值、缴纳保证金或邮寄高价值实物作为“抵押”、“担保”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2.核实信息是关键:遇到所谓“客服”、“工作人员”通过社交软件指导操作,提及转账汇款或寄送贵重物品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多方核实,切勿轻信一面之词。
3.守护“两卡”与个人信息: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号以及快递账户,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
4.遇事莫慌先报警:一旦怀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立即终止操作,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举报。记住:及时报警是挽回损失的关键!
本案中,事主汪女士的侥幸心理险些造成重大损失。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守好自己的辛苦钱。
三审:李华中
二审:彭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