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美国和以色列都没想到卡塔尔有如此大的能量,在9月15日于多哈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中,沙特王储萨勒曼来了,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来了,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来了,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谢赫巴兹·谢里夫来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来了,甚至连叙利亚新领导人乔拉尼也来了,简而言之,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很久都没有这样聚集在一起了。 事情得从以色列的“精准空袭”说起。9月9日,以色列战机突然轰炸了多哈郊区的一处建筑,声称要消灭哈马斯领导层。 可巧了,当时哈马斯谈判团正在里面讨论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这一炸,直接炸死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士兵,连卡塔尔国防部的通讯系统都被波及。以色列以为这招能震慑卡塔尔,结果却捅了马蜂窝。 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当天就召开紧急会议,把事情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所在地,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扎着1万多名美军。 可以色列空袭时,美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愣是没反应。这让中东国家彻底看清了:美国的“安全承诺”就是张空头支票。 更绝的是,卡塔尔把自己包装成“阿拉伯世界受害者”。空袭发生后,塔米姆迅速联系沙特、伊朗等国,强调以色列的目标是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 他特意邀请叙利亚新领导人乔拉尼参会,要知道叙利亚刚恢复阿盟成员国资格,这步棋直接打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分裂局面。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本来对沙特还有戒心,但听说以色列炸了卡塔尔,第二天就坐飞机来了。 峰会成果更是出人意料。56国一致通过决议,要研究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伊斯兰合作组织已经成立了专门小组,准备向联合国大会提交议案。 更狠的是,海湾国家启动了34年来首次联合防御机制,海合会成员国同意共享军事情报,甚至可能联合采购俄罗斯的S-500防空系统。这意味着美国在海湾的军事主导权开始松动。 卡塔尔的底气来自哪儿?能源牌是关键。作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暗示“能源供应将与地区安全挂钩”。欧洲10%的天然气依赖卡塔尔,要是断供,德国的化工厂就得停工。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以色列时,欧洲多国领导人正忙着给卡塔尔打电话,求他们别在冬天前削减供气。 还有一点,卡塔尔玩的是“平衡外交”。它一边和土耳其合作升级无人机生产线,一边从俄罗斯采购S-500防空系统,还和中国谈妥了歼-35AE战机的采购意向。 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让它在大国博弈中游刃有余。就连巴基斯坦都宣布,愿意为阿拉伯国家提供军事训练,这可是当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都没出现过的场景。 最打脸的是美国。空袭发生后,特朗普政府的反应始终暧昧。鲁比奥在以色列说“美以关系不受影响”,可转头到了卡塔尔,又求塔米姆继续斡旋停火。 这种双重标准彻底激怒了中东国家,埃及总统塞西公开表示:“我们不能再把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现在的中东格局正在重塑。卡塔尔用一场空袭完成了“破局”,把以色列推到了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对立面。 美国的“中东警察”角色越来越不好当,而卡塔尔凭借能源、外交和军事的组合拳,正在成为新的地区领导者。这局棋,美国和以色列从第一步就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