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师”杜金预言:下一个爆发战争的地方,不是南海也不是台海,而是在北极,不过主角还是俄罗斯! 熟悉杜金的人都知道,他这套说法不是凭空瞎猜,这位整天研究地缘政治的学者,一直主张俄罗斯得牢牢抓住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而北极现在正成了他口中“新冷战的前线”。 为啥北极这地方突然成了香饽饽?说白了还是利益太诱人。有数据说北极底下藏着全球13%没开发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这还不算那些稀有的矿产资源。 更关键的是,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的冰一年比一年少,以前根本走不了的航道现在慢慢能通航了,这条航线要是通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船就不用再绕着马六甲和苏伊士运河走,能省老大一截时间和成本。 杜金早就看出来了,谁能控制北极航道,谁就掐住了未来国际贸易的脖子。 俄罗斯对北极那可是下了血本。这些年他们造了好多破冰船,数量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其中还有能装导弹的军用破冰船。 在新地岛那些地方,俄罗斯还建了不少军事基地,甚至把核潜艇悄悄藏在冰盖底下,据说从这儿发射导弹到北美最快。 杜金觉得这步棋走得特别对,他老说俄罗斯不能再当“有核武器的加油站”,得靠北极这种战略要地重新站起来。 可美国和北约哪能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占这么大便宜。最近美国就宣布要从芬兰买几十艘破冰船,说是要在北极建移动军事基地。 北约的其他国家也没闲着,挪威在斯瓦尔巴群岛加强了巡逻,加拿大还和丹麦因为北极的小岛吵个不停。杜金在文章里骂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包围网”,说俄罗斯要是不硬气点,迟早被西方堵死在北极圈里。 这事儿背后其实是两种想法的较量。杜金那套“新欧亚主义”就觉得,世界得是多极的,不能让美国一家说了算,而北极就是打破美国海权垄断的关键。 俄罗斯这几年不光自己在北极搞建设,还拉着中国合作建天然气管道,想通过能源把北极和欧亚大陆连起来。 可西方不这么看,他们觉得俄罗斯在北极扩军是威胁,动不动就搞军演施压,两边的侦察机和破冰船在冰面上差点撞上的事儿都发生过好几次。 杜金预言的战争未必是真刀真枪开打,更可能是这种步步紧逼的较量。比如在航道规则制定上争话语权,在资源开采权上互相使绊子,甚至用网络攻击和电子干扰搞暗战。 他在去年那篇《必须开展群众性的地缘政治教育》里就警告过,俄罗斯要是不懂地缘政治,早晚会吃大亏。 现在看俄罗斯的动作,确实在按他说的路子走——去年冬天刚在北极部署了新的防空系统,今年又宣布要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建永久军事基地。 当然了,也有人觉得杜金这是在帮俄罗斯找新的战略支点。毕竟俄乌冲突还没结束,俄罗斯急需在其他地方展现实力。 北极这地方离欧洲近,离北美也不远,正好能同时牵制两边。杜金老说普京越来越认同他的想法,从俄罗斯这几年在北极的投入来看,还真有点这么回事儿。 说到底,北极这地方现在就像个堆满宝藏的火药桶,俄罗斯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后院,美国和北约又想插一脚,杜金的预言其实就是看透了这种躲不开的矛盾。 至于最后会不会真的打起来,现在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北极这块冰原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