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境,只是暂时的。错了!真相是,除了波兰的“政治碰瓷”,俄罗斯海关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查验”,和欧盟对“军民两用产品”的“扩大化”审查,这三把刀,已经把这条“钢铁驼队”,逼进了死胡同! 谁也没想到,几架来路不明的无人机成了导火索。波兰一口咬定无人机来自俄罗斯,连夜就把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铁路口岸全关了,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保障公民安全”。 可谁都清楚,这里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咽喉,90%的班列都得从这儿过,去年光是经这里运的货就值3800亿美元。 关境之后,三百多列火车立马就趴了窝,欧洲那边急得跳脚,零售商的库存眼看着就要见底,供应链成本噌地一下涨了15%。 更让人窝火的是,波兰这招明摆着是拿中欧班列当筹码,一边向北约表忠心要当“抗俄前线”,一边又想逼着中国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这种拿全球贸易当儿戏的做法,简直就是在自断财路。 这边波兰的关口刚卡紧,俄罗斯那边的海关检查又故意放慢了节奏。以前货物过境俄罗斯顶多十来天,现在硬生生拖成了两个月,有的司机在边境一等就是二十多天,连车上的备用零件都快被拆下来卖了。 不光是慢,检查还特别较真,以前扫一眼报关单就行,现在恨不得把每个集装箱都拆开来查。 有个跑成都到汉堡线路的货运老板说,他们一批电子元件被翻来覆去查了三次,就因为其中一个小零件的型号和报关单差了个字母。 这哪是正常查验,分明是借着俄乌冲突的由头搞反制,你欧盟卡我脖子,我就给你贸易通道上添堵,最后受苦的还是靠这条线吃饭的企业。 最让人头疼的是欧盟那个“军民两用产品”审查,这两年简直是越搞越宽。今年刚更新的清单里,连生产氢同位素的设备都算成了敏感物品,可这些东西明明是新能源产业的常用设备。 中欧班列拉的大多是高附加值货物,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组件这些,随便哪个零件都可能沾点“两用”的边。有物流公司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把一台机器拆成十几个零件分开运,光报关费就翻了三倍。 更要命的是审查标准一天一个样,上个月还能过的货,这个月就可能被扣下来,企业根本摸不准门道。 欧洲商会早就警告过,再这么折腾下去,很多企业只能放弃铁路改走海运,可海运时间是铁路的四倍,成本也低不了多少。 王毅外长紧急飞赴华沙斡旋后,波兰虽然嘴上承诺会保障班列畅通,但实际情况并没好转。 那些滞留的列车还是没动静,俄罗斯边境的查验队伍反而更长了,欧盟的审查清单又悄悄加了几页。这条曾经创造过单月18.6万标箱纪录的黄金通道,现在每天都在刷新滞留纪录。 说到底,这三把刀砍的不只是中欧班列,更是全球产业链的筋骨。 波兰想靠关境捞政治资本,俄罗斯要用查验反制制裁,欧盟则怕技术外流,可他们谁也没想想,这条“钢铁驼队”断了,欧洲工厂的生产线要停,中国企业的订单要黄,最后大家都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