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2克旧金换来12克新珠?“以旧换新”有猫腻

今年9月初,家住新北区的消费者姚女士遭遇了一场黄金“以旧换新”的“美丽陷阱”——她用22克旧黄金首饰,换回仅重12克的“一口价”手珠,商家未提前告知克重差异,事后还以“离柜概不负责”为由拒绝处理。最终,在新北消协的调解下,姚女士成功拿回了自己的旧金。

据姚女士反映,因家中黄金首饰款式过时,她前往附近金店咨询“以旧换新”。店员向其推荐“一口价”手珠,全程未提及新手珠仅重12克,也未解释“一口价”首饰的计价规则与克重属性。回家后,姚女士察觉手珠偏轻,自行称重后发现克重较旧金少了近一半,当即返回门店要求退还差价或旧金,却遭到商家拒绝。无奈之下,姚女士向新北消协求助。

新北消协薛家分会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经查,涉事金店销售的“一口价”黄金产品未按克重计价,且在交易过程中,未向姚女士明确说明新旧饰品的重量差异、换购规则及差价计算方式,未履行法定的信息告知义务。

调解中,消协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法规释法说理: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经营者也应该以清晰、明白的语言或文字,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真实、全面的介绍,保障消费者做出真实意愿的选择。工作人员指出,商家仅推介“一口价”首饰的优点,隐瞒克重、计价方式等关键信息,导致姚女士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完成置换,已侵害其知情权与选择权,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最终,在消协的调解下,商家认可自身责任,同意为姚女士退还旧金,姚女士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针对此类纠纷,新北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一口价”黄金按件标价,工艺精美但溢价较高、克数常不明确;千足金(含金量99.9%)按克计价,价格透明,更适合注重保值的消费者。消费者购买黄金前,需明确自身需求——是侧重款式还是看重实惠,同时要求商家详细告知产品克重、计价方式、含金量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全陷入消费纠纷。消协也呼吁商家诚信经营,主动披露产品属性,以透明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