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觉醒来,北大招生办天塌了,奥运冠军去了清华就算了,一去还去俩。 这俩不是别人

一觉醒来,北大招生办天塌了,奥运冠军去了清华就算了,一去还去俩。 这俩不是别人,正是国乒“海产姐妹”孙颖莎、王曼昱。9月16日清华社科学院刚挂出的推免名单里,她俩的名字像赛场上的搭档一样,紧紧挨着。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19岁的孙颖莎和20岁的王曼昱第一次搭档女双,3-0横扫日本组合拿下冠军,“海产姐妹”的名号从体育馆飘到全网。同年9月,两人一起考进上海交大,一开始读的是安泰经管学院,后来因为训练时间冲突,转到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2025年8月,上海交大公示推免资格,她俩的绩点都在专业前10%;9月16日,清华社科学院的2026届推免名单一出来,网友瞬间炸了,本科同学要变读研同学,“海产姐妹”的缘分续到了清华园。 上海交大体育系的李老师说,孙颖莎的《体育经济学》考了92分,王曼昱的《运动心理学》是班级第一。她们训练时会把课件存在平板里,坐飞机赶世乒赛的间隙,翻两页笔记;打封闭针治腰伤的那天,还抱着电脑写《运动损伤的心理调试》论文。 清华社科学院的“优秀运动员推免政策”是2023年出的,门槛很严:要在奥运会、世乒赛等国际A级赛事拿前三名,还要通过“学术潜力面试”。孙颖莎面试时讲“奥运冠军的社会传播价值”,举了自己微博2000万粉丝的例子,“我的每一条比赛动态,能让10万网友开始学乒乓球”;王曼昱聊“团体赛中的心理协同”,提到2024巴黎奥运女团决赛,她看到孙颖莎手心出汗,主动递了瓶水说“我来接第一局”,当场打动了评委。 还有数据:2021-2025年国乒有15名队员保研,清华占了7个,社科学院是接收最多的,因为“运动员的赛场经验,能给社科研究带来活的案例”。 国乒的“文化教育”从来不是摆样子。刘国梁2022年就说过“运动员退役后要能融入社会,文化是钥匙”。孙颖莎、王曼昱的保研,其实是“体育+教育”的样本:她们不是“靠打球混学历”,是用打球的韧性读好书,训练到凌晨1点,还能爬起来写《体育赛事的品牌营销》作业;赶场去欧洲打比赛,在飞机上背《社会学概论》的名词解释。 对普通家长来说,这比“鸡娃”有用,告诉孩子“只要够努力,兴趣和学业能兼顾”;对运动员来说,这是“赛场之外的安全感”,就算未来不打球,还有学历和研究能力兜底。 有个学体育的网友留言:“我以前觉得打球就不用读书,看了海产姐妹才知道,优秀的人从不会放弃任何一面。”我们总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她们用行动证明,只要把每一分钟都攥紧,就能把“不可能”变成“我可以”。 “海产姐妹”最牛的不是拿了多少冠军,是把赛场的拼劲搬到了课堂。她们不是“天才”,是“比天才更努力的普通人”,训练时对自己狠,读书时也对自己狠。这种双拼的劲,比任何奖牌都让人佩服。 你最期待她俩读研后参加的第一场比赛是什么?

评论列表

有一阵子
有一阵子 3
2025-09-17 09:28
王曼昱聊“团体赛中的心理协同”,提到2024巴黎奥运女团决赛,她看到孙颖莎手心出汗,主动递了瓶水说“我来接第一局”,当场打动了评委。奥运会团体赛怎么打是要申请的吗?孙颖莎的一单王曼昱的双打都是安排好的,谁给谁递水,胡说八道!这类AI文笔看似文采飞扬,实则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