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融汇各民族优秀传统,承载共同的历史记忆、价值理念与精神符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深厚的滋养。
要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有机整体,从《诗经》《楚辞》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如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等瑰宝,共同绘就了中华文明灿烂图景。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仁爱、民本、诚信、和合、大同等理念的时代价值,通过教育普及、媒体传播、文艺创作等途径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同时要进一步促进民族间文化互动,深化价值共识。
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在尊重多样性基础上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打造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精品,以艺术语言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增强情感共鸣。
此外,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文化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开发相关教材、读本,开展主题研学与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从小筑牢文化认同根基。
专家观点↑(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民族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全文链接:
学术圆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栏目主编:杨逸淇文字编辑:任思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