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是中国唯一一个兵城,城内一半人口是军人,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你知道吗?从1953年西藏运输总队在戈壁滩搭起6顶帐篷开始,这座城市就和军人血脉相连。当年慕生忠将军带着1200名官兵修路,30万元经费、10辆卡车就敢在昆仑山脚下开疆拓土,硬生生用铁锹挖出了青藏公路。现在你看到的将军楼公园,那栋二层小楼可是格尔木第一座砖房,墙上的裂缝都是当年筑路时炸药震出来的 。 这些军人可不只是扛枪,还当起了“城市保姆”。1956年西北军区第二门诊部迁过来,帐篷里接生的第一个孩子现在都当爷爷了。你去格尔木市中心的八一中学,校名还是1964年驻军援建时起的,操场地下埋着当年官兵们用钢钎撬出来的盐碱土。最绝的是格尔木的树,这里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倍,当年战士们用洗脸水浇树苗,硬是在盐碱地上种活了14万棵杨树,现在这些“将军柳”都合抱粗了 。 现在走在格尔木街头,穿迷彩服的和穿工装的一样多。去年冬天大雪封路,驻训部队凌晨三点就上街扫雪,武警战士用身体当路标指挥车辆,那场面连出租车司机都跟着自发送姜汤。你猜怎么着?2024年格尔木刑事案件发案率全省最低,夜市摆摊的阿姨说,晚上收摊车钥匙插着都没人偷,因为巡逻的装甲车五分钟就能到。 但军人也有军人的难处。青藏兵站部的汽车兵跑一趟拉萨要翻12座雪山,驾驶室里备着降压药和氧气瓶。2018年上等兵郭豪在唐古拉山执行任务,连续25天抢修被暴风雪掩埋的军列,冻伤截肢时还惦记着车上的战备物资。这些事儿当地人都知道,所以超市里“军人优先”的牌子永远擦得锃亮,医院产房专门留着军属绿色通道 。 最让人感慨的是军民鱼水情。2025年格尔木第十次拿双拥模范城,驻军帮牧民修了100多公里牧道,老百姓给部队送的枸杞堆成小山。有个老兵说,他孙子在昆仑中学读书,书包里装着驻军送的防高原反应药,作业本上印着“缺氧不缺精神”的校训 。这种安全感不是天上掉的,是60多年来军人用命拼出来的,也是老百姓用真心换回来的。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