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过去一天内,俄军防空系统拦截了3枚“海马斯”火箭弹、击落了340架乌克兰无人机,并控制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诺沃尼古拉耶夫卡村。 俄罗斯国防部这份通报出自9月13日的实际行动记录,过去24小时内,俄军防空部队面对多重空中威胁。乌克兰动用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系统,发射3枚火箭弹,这些武器射程远,精度高,本意打击俄军后方补给。但俄军雷达早早锁定,S-400系统快速响应,导弹升空拦截,全数击落。这不是巧合,俄方防空网经过多次调整,对这种远程火箭的适应性越来越强。拦截过程显示,俄军在多个省份部署了多层防御,从克里米亚到边境一线,都覆盖到位。这样的行动,体现了俄军在电子战和导弹技术上的积累,避免了潜在损失。通报中强调,这些火箭来自西方援助,俄方视之为外部干涉的延续。防空部队的日常巡逻和演练,让他们在高强度对抗中保持警惕。这次成功,算得上对乌克兰空中进攻的一次有力回击。 340架无人机的击落数字,一天之内,这在现代战争中罕见。乌克兰大量使用这些廉价飞行器,有的侦察,有的携带炸弹,试图渗透俄军阵地。俄军用Pantsir-S1和电子干扰设备应对,击落分布在多个区域,尤其是布良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州。干扰信号让不少无人机失控坠毁,剩余的被导弹或炮火解决。乌克兰靠西方支援生产这些东西,数量庞大,但俄方反制技术也在升级,比如光纤控制的FPV无人机反杀。这样的对抗,考验后勤和生产能力,俄军加快本土制造,还从国外引技术。击落这么多,说明战场上无人机已成为主力,取代传统飞机,降低人员风险。但也拉低了战争门槛,小型武装都能参与。俄国防部通报这个数字,意在展示防御韧性,同时警告对手空中优势难求。 诺沃尼古拉耶夫卡村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是个小定居点。俄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推进,逐步清除乌克兰守军抵抗。村子控制后,俄方设立哨所,巩固阵地。这步行动属于缓慢推进策略,俄军优先减少伤亡,一边打一边稳固地盘。村子虽小,但战略价值不低,能作为下一步进攻的跳板,切断乌克兰补给线。乌克兰方面没立即回应,社交媒体上提到库皮扬斯克周边局势紧张,但没细说这个村子。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类似推进,步步为营。控制村子标志着局部战线移动,俄方工兵检查基础设施,确保后勤通畅。这样的地面战,依赖情报和火力协调,俄军在此类小规模战斗中占得上风。 这份通报发布后,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空中和地面压力并存。乌克兰加强无人机部署,针对俄能源设施发起袭击,比如基里希炼油厂被击中,造成火灾。俄方回以导弹打击乌军工厂,爆炸影响生产链。冬季临近,能源供应成焦点,乌克兰供电和供暖设施易成目标,民生保障吃紧。国际社会关注度高,NATO报告俄无人机进入其领空,引发警戒。俄军策略是稳扎稳打,进展慢但可靠,避免大损失。绍伊古作为安全理事会秘书,协调这些防御,推动反无人机整合。他在高层会议上监督执行,影响军工政策。冲突各方立场不变,和平谈判遥遥无期。这样的动态,反映出战争从传统转向高科技对抗,无人机和精确武器主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