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效能显著提升、普惠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社会事务管理更加优化……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市民政工作者交出的一份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生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刻内涵,使幸福感成为民生领域的关键词。
近年来,市民政局厚植为民情怀,深化改革创新,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持续推进全市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先后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加快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兜牢底线织密社会保障网
主动救助,是市民政局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成果。驻马店市以基层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全力推行“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
2020年以来,驻马店市对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进行了5次提标。其中,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98元、524元,累计支出56亿元。建立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全市累计筹集资金1076.136万元,救济困难群众7735人。今年3月,市民政局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揭榜挂帅单位”。
市民政局关注呵护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让权益保障更有力度。2022年以来,孤儿基本生活费进行2次提标,分散养育标准提高到1174元,集中养育标准提高到1567元。严格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每年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孤儿提供3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驻马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率先在全省实现县级未保中心全覆盖,目前已建设1个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0个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96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492个村(社区)儿童之家,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老有所养托起幸福“夕阳红”
至2024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162.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2%,高出全省3.4个百分点、全国2.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市民政局的发力重点。至目前,驻马店市已建成并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57个、县级中心敬老院1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中心敬老院、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对177所农村敬老院进行全覆盖标准化提升改造,入选全国“农村养老服务典型案例”,累计推进120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满足农村老人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牵动民心。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的“一碗饭”问题,驻马店市建设了435个老年助餐场所,覆盖全市40%的城镇社区和10.1%的行政村。
小事大爱提升服务满意度
婚姻登记、殡葬服务……这些专项社会事务服务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体现社会文明程度。驻马店市深入推进婚姻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创新举办“民政业务进党校”“生命文化讲座”等品牌活动,被确定为“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地区”。
近年来,驻马店市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工作,为市救助站发放市级福彩公益金30万元,保障站内基础设施建设升级,被确定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全市累计救助6863人次,及时救助率100%、安置返乡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