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万买了一套272平的房子,交付验房时找出120个问题,业主感觉"天塌了”,开发商回应:符合国家规范 近日,浙江杭州的蓝女士花费两千万购买了一套272平方米的豪宅,却在交付验房时发现120处问题,包括墙面空鼓、瓷砖开裂、门窗缝隙过大等,让她直呼“天塌了”。开发商回应称房屋“符合国家规范”,引发公众对高价房产质量与验收标准的讨论。 事件经过:豪掷两千万换来“问题清单” 蓝女士购买的这套豪宅是期房,合同约定今年交付。验房当天,专业验房师出具报告,列出120项问题,大到墙体倾斜、地面不平整,小到插座松动、五金件损坏,几乎涵盖房屋各个细节。蓝女士表示,自己花高价买房是看重开发商口碑与品质承诺,没想到交付却是“遍地瑕疵”,与预期严重不符。开发商则回应称,房屋“符合国家规范”,拒绝承认存在质量问题,仅同意对部分“明显瑕疵”进行维修。 法律视角:验收规范与消费者权益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5条,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明确,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法律专家指出,开发商口中的“符合国家规范”通常指房屋主体结构安全达标,但蓝女士遇到的墙面空鼓、门窗缝隙等问题属于“严重影响居住体验”的质量瑕疵,开发商有义务按合同约定或行业标准进行整改,甚至承担赔偿。若双方协商不成,蓝女士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修复、减免房款或解除合同。 网友热议 • “两千万买了个‘问题房’,开发商太坑了!” • “符合规范≠质量好,消费者不是冤大头” • “支持蓝女士维权,必须讨个说法” 数据显示,近年来高价房产交付纠纷中,“细节质量问题”占比超四成,购房者往往因“怕麻烦”或“维权难”妥协。律师提醒,购房者收房时务必聘请专业验房师,发现问题及时固定证据(如拍照、录像),通过书面函件要求开发商整改,避免口头承诺无果。 这起事件为高价房产质量敲响警钟。当豪掷千金遇上“瑕疵满满”,如何保障购房者的品质期待?您认为开发商该如何提升交付标准?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