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今年以来,邹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出“城市e管家”微信小程序,将园林绿化、路灯照明、垃圾处理、市政设施、城市执法等各类城市问题纳入“指尖”治理范畴。按照市民“点单”、部门“接单”的原则,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随时上报身边发现的城市问题,相关部门则会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小程序”虽小,却连着“大民生”。“城市e管家”小程序搭建起了市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数字沟通桥梁,既畅通了民生诉求的表达渠道,又极大地提升了城市问题的处置效率,成为邹平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前天晚上散步时,我发现路上有盏路灯不亮了,我就用‘城市e管家’微信小程序拍了张照片上传,没想到第二天就修好了,还能在线看到回复意见,确实很方便。”邹平市民王先生高兴地分享了他的使用体验。如今,像王先生这样热心的市民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小程序化身为城市的“眼睛”和“管家”,无论是公园绿化被破坏、垃圾分类点满溢、路上井盖缺失,还是路面坑洼、公共设施损坏,都可以随时上传图文描述,系统自动定位,问题直达管理部门系统终端。
邹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林营介绍,“城市e管家”微信小程序整合了内部协调和处置流程,建立了“市民上报-平台受理-部门处置-结果反馈-市民评价”闭环工作机制,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市民反映问题3500余件,问题解决率超过90%,平均处理时长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城市问题即发现、即处理、即反馈。
“城市e管家”微信小程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城市治理效率,而且激发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以前看到问题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现在好了,一键提交,全程可查,让我们每一位市民都成了城市治理的一份子。”一位活跃的“城市治理公益观察员”表示。
邹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持续优化“城市e管家”微信小程序功能,拓展、覆盖更多的城市管理领域,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对高频问题、重点区域进行精准治理,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和“预警预防”转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小程序’之所以能撬动‘大民生’,关键在于它打通了城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位市民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这才是智慧城市应有的温度。”林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