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邀请浙江省内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亲自撰文,解读当下健康热点,根据最近临床接诊的典型病例进行健康科普,对门诊中发现的患者在治疗或养生时出现的误区进行提醒,以及医生对某一疾病在治疗方面的思考、看法、研究等。
万凌屹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
“万医生,三年了,我终于完成任务了!”看着手里抱着胖乎乎的可爱宝宝,突然觉得这位“卵巢功能下降,既往多次人流宫腔粘连,内膜薄”的患者一路艰辛,宫腔镜手术加上遵医嘱中西药物治疗,她像个战士一样坚持了下来。
我经常鼓励患者,人体是很奇妙的,子宫内膜就像土壤,要好好保护滋养,但哪怕是沙化的土壤,如果还残存着小片的绿洲,生命也能从此生根发芽。
怀孕是个环节相扣、紧密协作的过程,其中内膜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内膜薄”影响妊娠的不孕症患者不少,她们最常描述的问题在“月经越来越少”“怀不上了”。有部分患者经常把自己的症状归罪于年龄,年龄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全部,病史询问时常会透露给医生这些“线索”,比如“我上次人流后就少了”“我取了环,月经越来越少”……然后医生开始找罪魁祸首到底在哪里?分析病情,激素检测和B超监测,真相浮出水面:土壤贫瘠or肥沃——子宫内膜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土壤”薄、状态差主要就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分泌异常引起的内膜生长不良,即当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异常,雌孕激素减少,内膜生长受限厚度异常,通常临床上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都可以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膜的损伤,即由于人流、引产、清宫、宫内节育环放置等宫腔手术操作引起的内膜损伤,甚至形成粘连带,宫腔形态出现异常,宫内炎症感染也可以引起内膜生长受限。
“我有朋友也清宫好几次,照样生出宝宝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个体本来就有差异,不能有侥幸心理,应正规评估明确病因后,与医生一起共同制订治疗方案。
激素补充疗法增加雌孕激素刺激内膜生长。一般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对有生育要求的注意不要影响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出。还可以用阿司匹林、西地那非等药物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及容受性。
中医药的使用也可以有效改善内膜状态,虚证者重在补肾滋阴,或濡养精血以调经,不可妄行攻破,以免重伤精血;实证者重在温经行滞,或祛瘀行血以通调冲任。而对于内膜损伤的患者,可以通过B超及宫腔镜来辅助诊断,有宫腔粘连的病人需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对有结核感染者抗结核治疗,有内膜炎症的病人需抗生素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生长激素(GH)宫腔灌注也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滋养原细胞的增生,从而促使内膜生长,改善容受性。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及最新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常会问,吃什么可以补充内膜?很多食物里确实也含有一些成分有雌激素样作用,但真要起到治疗效果还是有段距离的,明确内膜薄的原因,正规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