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程飞虎通讯员谭美琴
秋阳正好,迷彩映辉。近日,在黄河科技学院2025级新生的军训场上,除了整齐的队列与嘹亮的口号,更有语言专业独有的活力与温度。在训练间隙,来自该校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专业的新生们畅谈专业初心,用外语诉说家乡风情。一场军训,悄然变成专业的初体验与“国际交流”的微舞台。
“我一直觉得英语是打开世界的钥匙,高中时看双语新闻,就想未来能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休息间隙,英语专业新生郭世佳擦了擦额角的汗,眼神格外坚定。她提到,军训站军姿时的坚持,反而让她更懂“学好语言需要日积月累”的道理,“现在每天睡前都会多背10个单词,就像军训打卡一样,慢慢积累就有成就感。”
选择商务英语专业的王子则有着更具体的目标:“家里做外贸生意,小时候常看爸妈因为语言不通在谈判中犯难,那时候就想把英语和商务知识结合起来。”他笑着说,军训时和同学模拟“商务对话”,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军训心得,既练了口语,又拉近了彼此距离,“原来专业学习也能融入日常,特别有意思。”而日语专业新生徐雅迪的选择,源于对日本文化的好奇与尊重:“我喜欢日本的文学和设计,想通过专业学习,更深入地理解背后的文化逻辑,未来还想做中日文化交流相关的工作。”她还分享,自己会把军训口令翻译成日语记下来,“既熟悉了专业,又记住了动作要领,一举两得。”
如果说军训间隙的专业访谈是“初心独白”,那么入学教育中的“外语家乡秀”就是“集体共鸣”。在近日开展的入学教育活动中,新生们纷纷化身“家乡代言人”,用英语、日语讲述家乡故事:朱馨萍同学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西安的兵马俑,从历史背景讲到文化意义,引得台下同学频频点头;刘鑫则同学用日语分享苏州的园林之美,还教大家说“苏州”“园林”的日语发音,现场互动热烈。商务英语专业的李明瑞同学更是别出心裁,用英语结合简单的商务术语,介绍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展现了专业潜力。
“用外语说家乡,感觉既新鲜又亲切,还能锻炼口语。”参与分享的耿若雪同学说,看到同学们用不同语言介绍各地风情,自己也对“语言连接世界”有了更深的体会。负责活动的老师表示,这类活动不仅让新生更快适应集体,更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专业价值,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迷彩服承载着青春的坚韧,外语声传递着梦想的温度。当前,黄河科技学院外语科教中心语言类新生的军训与入学教育仍在有序推进,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初心,在迷彩时光里种下专业梦想,在语言世界中开启大学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