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男子独自一人爬喜马拉雅山,爬到海拔大约4800米的时候,他被眼前成片的苞叶雪莲吸引住了,男子随手拍了下来事后发到了网络上,人民日报直接进行了点赞转发,并祝看到视频的朋友好运连连! 在海拔约4800米的地方,一个人的身体会诚实地发出警报,对于那个九月初独自攀登的西藏男子来说,警报声已经震耳欲聋。 雨雪交加能见度低得吓人,每一步都踩在湿滑冰冷的石头上,双腿几乎没了知觉,就在这种身体被掏空的极限时刻,他看到了那副景象。 眼前的一切让他忘了疲惫,忘了寒风,只剩下纯粹的惊愕与震撼,那不是一株两株,而是一整片含苞待放的苞叶雪莲,像一个凭空出现在绝境里的秘密花园。 他下意识地举起手机拍摄,连手指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那一刻他觉得之前所有咬牙的坚持都值了,这事儿一上网,味道就全变了。 一段颤抖的视频,经过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转发和一句高山奇景,祝你好运连连的配文,瞬间就为这片雪莲赋予了“祥瑞”的光环。 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变成了一个“符号”,网友们的想象力更是天马行空,有人开玩笑说,这怕不是哪位神仙老祖宗的药圃吧? 也有人立刻联想到武侠剧里,能起死回生的“天山雪莲”,好奇这俩是不是一回事,当然更多的是真诚的祝福:“见者有份,扎西德勒”和善意的自嘲:“人家爬山看见了希望,我爬楼梯只看见体重秤”。 褪去网上那些热闹的光环,苞叶雪莲自己其实是个“狠角色”,它真正的名字叫苞叶雪莲,是菊科风毛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原隐士”。 它选择的家,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高山草地和流石滩,那里氧气稀薄,紫外线辐射极强,为了活下去,它把自己伪装得和周围的岩石冰雪差不多,叶片上长满绒毛。 不开花的时候,你就算从它身边走过百次,也未必能认出来,它就那么抓着石缝,靠着微弱的阳光,积攒一生的力量。 然后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完成生命的轮回,这种珍贵与脆弱,远比任何传说都动人,那名攀登者之所以感到“一切都值了”,可能不只是因为风景美。 而是他亲眼见证了一种,生命在绝境中开花的姿态,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恰好与他当时疲惫至极的状态,形成了强烈共鸣。 苞叶雪莲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扎根,在寒风凛冽中生长,不喧哗,不张扬,却自有万钧之力,这或许提示着我们,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没有脆弱,而是带着脆弱依然选择前行。 我们不一定都要去攀登,海拔4800米的高山,但每个人的内心,或许都需要看到一朵,属于自己的“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