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每天骑电动车经过海口滨海立交桥下路段,总会被路面箭头‘搞晕’,此处箭头指向让人觉得像逆行。”近日,市民康先生称,他曾停车观察,发现不少市民也有同样困惑,也有电动车跟着“反向”箭头行驶,“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骑行?”
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该路段为双向两车道,中间有隔离护栏。记者观察10分钟发现,32辆电动车经过该路段,其中15辆因困惑箭头方向短暂停顿、犹豫变道,7辆直接越过箭头区域驶入对向车道;另有5名行人因看不清指引横穿,险些发生事故。市民李女士称,她上周经过时靠右骑行,一辆对向驶来的电动车车主大喊“你怎么逆行”,两人紧急刹车才没相撞。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记者随后联系了海口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滨海立交桥下路段目前还没有移交给交警部门进行管理,需向此前施工改造单位进行咨询。
据了解,2024年4月1日,海口滨海立交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开放通车。“箭头指向与电动自行车车辆正常行驶方向一致,并非‘反向’,但可能部分市民不太习惯,导致产生误解。”海口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海口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经调查,滨海立交桥底掉头车道,因高峰期非机动车过街需求量大,与机动车交织,对西向南、南向东机动车影响大。经现场多次调研,采用左进右出方案,可减少路口车辆交织。造成不便,还请市民谅解。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通行该路段时,需注意观察路面标识,若对箭头指引有困惑,可减速慢行或咨询现场执勤人员,切勿随意逆行、横穿马路,确保自身通行安全。
律师说法
海南道哲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宁表示,交通标识作为道路通行的“指引灯”,其设计需兼顾规范性与便民性,“既要符合国家交通规则与施工标准,也要考虑市民的通行习惯,避免因标识‘特殊化’导致误解”。
徐律师建议,相关部门在设置道路标识时,应充分调研市民的通行需求,对于特殊路段的标识,可通过设置辅助指引牌、发布路况提示等方式,提前告知市民标识的设计初衷与通行规则;同时,定期对路面标识进行排查维护,及时更换模糊、破损的标识,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此外,可通过多方宣传等渠道,加强交通规则与路况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记者苏钟/文单正党/图编辑陈妹黄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