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一群1米8以上的汉子,给别人当起了“儿子”?原来这是雷霆保镖团队的“外包儿女”业务,装作缺少儿女陪护的老人的亲属,为他们在养老院“撑腰”。 在辽宁大连的老旧小区里,经常能看到几个身高1米8以上的壮实汉子,拎着水果、牛奶,陪着头发花白的老人慢慢散步。 养老院里,他们也会坐在老人身边,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偶尔还会帮老人“撑撑腰”。 这群看起来像“保镖”的人,正是雷霆保镖团队的队员,如今他们多了个身份,不少老人都愿意叫他们“外包儿女”。 说起来,他们跟老人结缘,源于一位顾客的求助。 那位顾客的母亲住在养老院,性格内向,总被其他老人或护工怠慢,老人心里委屈,却不愿跟远在外地的孩子说,怕孩子担心。 顾客知道后又急又无奈,实在没办法,才找到雷霆团队,想请他们帮忙去看看老人,给老人“撑撑场面”。 队员们第一次去养老院时,特意提前跟顾客打听了老人的喜好,带了老人爱吃的软糕。见到老人时,老人正坐在角落发呆,眼神里满是落寞。 队员们没直接提“撑腰”的事,而是先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说年轻时候带孩子的辛苦,说现在在养老院没人说话的孤单。 等熟悉了,队员们才找机会跟养老院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沟通,温和却坚定地表达了希望老人能得到尊重和妥善照顾的想法。 从那以后,老人在养老院的待遇明显好了,也有人愿意跟她说话了,每次队员去看她,她都会提前在门口等着,拉着队员的手不肯放。 这件事让团队发现,城里的空巢老人、养老院里的老人,不光需要有人照顾生活,更需要情感上的陪伴。 老人们白天对着空房子,晚上看着电视发呆,心里的孤单没人懂,遇到点小事,连个能商量、能出头的人都没有。 于是,他们慢慢把业务延伸开,除了去养老院给老人“撑场子”,还开始接送老人去医院看病、陪老人聊天解闷,甚至帮丁克家庭的长辈在一些场合“长脸”,成了不少老人口中的“外包儿女”。 后来,随着委托越来越多,团队又把业务拓展到了反家暴领域。 有一回,广州一个女孩婚后被丈夫掐着脖子威胁,不敢跟家里说,就找到了他们。 团队派了两名队员,假扮成女孩的亲属上门“做客”。 跟女孩丈夫聊天时,队员没提“家暴”两个字,就是像家里长辈一样,聊起婚姻里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的道理,也旁敲侧击地说,女孩家里人都很关心她,要是她受了委屈,家里肯定不会不管。 就这么聊了两个小时,女孩丈夫当场承诺以后再也不动手了。 做这些业务,雷霆团队有自己的规矩,始终把合法合规放在第一位。 不管接什么单,全程都会录像,确保所有操作都在法律框架内。 他们还专门请了律师,每一套服务方案出来,都会先让律师审查,确定没问题了才执行。 要是有客户提出“帮忙打人”“暴力讨债”这类违法要求,他们一口就回绝,从不动摇。 招人方面,团队也有明确要求,除了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和律师,还要求身高1米8以上。 最开始的组建者阿灿(化名)说,不是觉得身高高就一定厉害,主要是很多时候,队员的形象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安全感,也能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就像处理校园霸凌的订单,遇到轻度冲突,队员以“叔叔、舅舅”的身份去接送孩子,那些霸凌者看到孩子有“大人”护着,大多就不敢再随便欺负人了。 这事儿传开后,顾客的评价挺不错的。 有客户说,找他们比请保姆贴心,遇到事儿了也比远在外地的亲生子女来得及时。但社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这服务挺温暖,帮很多家庭解决了难题,也有人质疑,这算不算欺骗?毕竟是“假扮”的儿女。 不过不管外界怎么说,团队心里清楚,他们做的这些事儿,说到底是填补了儿女照顾不到的空缺。 阿灿常跟队员说,他们不是“打手”,也不能替代真正的亲情,只是在子女没办法及时陪伴、及时帮忙的时候,搭把手、出点力。 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服务,提醒那些子女,不管工作多忙、距离多远,都要多跟家里的老人联系,多关心他们,毕竟老人最需要的,还是来自亲生子女的真心陪伴和关爱。 他们没盲目跟风做传统的安保业务,而是从顾客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服务方向,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把服务做得贴心、有温度。 短短三个月,团队就从最初的9个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还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分部,这也说明他们的服务确实找准了市场的痛点,帮很多人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 这个保镖团队的业务的的确确地帮助了一些人,他们的“外包儿女”服务你又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