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周扬有次与某知名学者谈话,言及钱锺书。周说,近来一气补读钱锺书的著作,重新认识了钱的价值,确实是国宝;可惜我们过去对他重视不够。又问,我们能不能把钱先生的班接下来?学者沉吟片刻,回答:完全没有可能!这两三代人里,都没有这种可能性! 钱锺书1910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家里是教育世家,父亲钱基博是国学大家,从小让他背古书,读《毛诗》和《古文辞类纂》。他小时候识字快,1914年进秦氏小学,半年后生病回家,继续在家学。1916年跟堂弟进私塾,1917年转由伯父教,爱看《西游记》和《水浒传》。1920年考东林小学,接触林纾译的西方小说,父亲给他改字默存。1923年进苏州桃坞中学,写中文竞赛拿第七,假期读《十八家诗钞》。1927年学校停办,转无锡辅仁中学,国文英文竞赛都拔尖。1929年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只15分,但英文满分破格录取,跟吴宓和叶公超学西方文学。1933年毕业,娶杨绛,1935年去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1937年拿文学学士。1938年去法国巴黎大学进修一年,回国后教书。 钱锺书回国后,先在光华大学教,1938年转清华大学,后随校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出《谈艺录》,1940年代写《围城》,讽刺知识分子。1945年任蓝田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9年后调文学研究所,1958年出《宋诗选注》。1970年代末完成《管锥编》,引用上千作者万本书籍,中西古今融会贯通。钱锺书学贯中西,记忆力强,治学严谨又灵活,从小国学底子加清华大学和牛津教育,起点高。学术上,他专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成果多。晚年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和诗词定稿。钱锺书不爱出风头,拒绝采访,专注研究。 1981年,周扬跟胡乔木谈钱锺书。周扬最近连读钱锺书作品,认识到他的价值,称国宝,可惜过去重视不足。周扬问后人能否继承钱锺书学术传统。胡乔木想片刻,说完全不可能,至少两三代人没这能力。钱锺书学识独特,从小国学熏陶,清华大学外文训练,牛津西方教育,跨文化视野难复制。记忆力和严谨态度,天赋加努力,非一般人可及。周扬认可这点,继续聊文化事。胡乔木是清华同学,高钱一届,1972年后交往多。胡乔木赞钱锺书,1983年8月10日,周扬记录胡乔木表扬钱锺书思想表现。胡乔木帮钱锺书分房,1982年请钱钟书指正诗作,钱钟书回信修改。 谈话后,钱锺书影响扩大。1979年《管锥编》出版,学术界热议,展示博学。1982年,在胡乔木坚持下,钱锺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虽不愿,还是上任。1980年代,作品译成英文法文等多种语言,《围城》国外受欢迎。1990年,法国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钱锺书低调,拒采访,专注研究。1994年病住院,健康衰,多种病如哮喘高血压前列腺白内障膀胱癌,手术切左肾。1998年12月19日,北京医院逝世,88岁,遗愿丧事简,不留骨灰。女儿钱瑗1997年因骨癌59岁去世。妻子杨绛整理遗稿,2016年5月25日逝世,105岁。 钱锺书学术传统难接,教育体系变了,当年大师带徒,一对一学。现在大学课程多,学生忙考试论文,没时间深读。他中西结合,现在很多人只精一头。治学态度自由严谨,现代学术功利,为发论文职称。想传承,得改教育,多给时间读杂书,鼓励跨学科,学术风气支持沉心研究。有耐心,天才需几代努力。钱锺书提醒,读书要有自己想法。他的故事说,天才难复制,但努力总有用。 钱锺书的作品到现在还影响人,《围城》读起来真实,知识分子纠结谁不感同身受。《管锥编》是学者宝库,知识量大,见解独到。普通人学他态度,就能多点本事。胡乔木的话点出现实,学术传承不容易。钱锺书像文化昆仑,他的书思想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