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23日,被组织审查和劳动锻炼长达8年的梁兴初将军,终于等到了处理结果:免除党内外一切处分,按大军区正职待遇 在安排新的工作岗位前,梁兴初提出了离休。 梁兴初1913年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穷苦农民家,从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9岁上私塾,12岁就辍学去学打铁,锤子砸铁砧的声音成了他少年时的日常。1930年他17岁那年,加入红军,同年入党,从通信班长干起,一步步靠着实打实的表现升到排长、连长、营长。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那些仗里,他拼得很猛,1931年龙冈战斗肩膀中弹,还带着队伍冲;1932年黄陂战斗带伤指挥,得了模范连长称号。1933年于都河伏击战,子弹穿左腮,他昏迷三天后醒来,获三等红星奖章。这些经历让他在部队里站稳脚跟,也练就了铁一般的意志。 长征路上,梁兴初也没闲着,在云南马龙县假扮国民党军团长,带一个连缴了敌人一个团的枪;到甘南哈达铺,冒险搜报纸帮红军定北上方向。到陕北,任红一军团2师2团团长,打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东征时右手食指中指受伤,落下残疾。1936年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了点文化。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八路军115师,从685团营长升副团长,平型关战役带头冲锋。1938年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长,开辟湖西根据地,崔庄战斗歼伪军四个团。1939年带东进支队建郯马根据地,首战白围子,克郯城,大战重坊和马头。1940年升115师教5旅旅长,1941年任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打了160多仗。1942年回山东,指挥甲子山战役。1945年任山东解放军第1师师长,拿下胶县、诸城。 解放战争时,梁兴初带队去东北。1946年秀水河子战斗,歼敌人一个加强团。1947年张麻子沟伏击战,歼新1军一个团大部。1948年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他指挥第10纵队死守,牺牲4300多人,歼敌2万多,以少胜多出了名。1949年任第38军军长,参加平津战役。1950年抗美援朝,任38军军长,首战德川,穿插三所里,部队获万岁军称号。1952年后,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些年头,他从底层干起,仗仗都实打实,靠战功一步步上来,没啥花里胡哨的。 1971年,梁兴初受到牵连,10月27日去北京接受询问,声音平稳地陈述情况,但还是没避开疑虑。回成都后,被隔离审查,家里只剩一桌一椅,日子简朴。1972年3月19日,四川省委和成都军区党委定他严重方向路线错误和宗派主义错误,他听后没吭声。1973年,下放到山西太原西山煤矿劳动8年。脱下军装,换粗布衣,扛铁锹下井。煤尘呛人,冬天手冻裂,夏天汗湿透衣,他每天挖煤、扛重物,工具坏了自己修,帮工友抬煤块。工友挤简陋宿舍,吃窝头稀粥。他从指挥千军到普通工人,落差大,但咬牙扛下来,坚持干活,没抱怨。 8年劳动中,梁兴初逐步适应煤矿节奏,每天清晨集合,检查工具下井,融入环境。1981年10月23日,中央文件免除他一切处分,按大军区正职待遇安排工作,意味着名誉恢复,能继续干。可在安排新岗位前,他递交离休申请,写下申请后抬头望天,像放下了啥。这选择出人意料,有人觉得8年折腾把他累坏了,有人说他想过清静日子。他没多解释,就这么定了。离休这事儿,反映出他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对个人位置的淡然。 离休后,梁兴初没闲着,背旧帆布包全国跑,找老战友。那些老兵有的拄拐杖,有的头发白,他们围桌喝茶,聊长征和黑山,笑声里带点感慨。1982年,他回黑山旧战场,站在荒坡凝视远处,眼圈红了。他开始写回忆录,翻旧笔记,记38军战史,从抗美援朝到辽沈战役。他对家人说,个人得失不算啥,国家强才重要。晚年拄拐杖散步,身体弱了,精神还硬朗。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73岁。走前一晚,还在病房跟老战友聊,声音低但硬气。 梁兴初去世后,家人悲痛。妻子任桂兰忍着难受,向中央申请继续写他的回忆录,获批准。她不顾年纪大,四处收集资料,采访老兵,翻档案。16年后,与李宗儒合作出书《统领万岁军》,40多万字,记他的革命路,从加入红军到指挥万岁军,成为历史资料。这书不光是个人事儿,还留下了那一代人的足迹。梁兴初的一生,从穷小子到将军,再到审查劳动,又恢复待遇选择离休,挺接地气的,靠实干走过来,没啥弯弯绕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