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哭了”云南,陈先生在跟朋友聚会的时候,得知附近一个偏僻山村里,有4个孩子一直

“看哭了”云南,陈先生在跟朋友聚会的时候,得知附近一个偏僻山村里,有4个孩子一直没人照顾,也没有去上学,孩子们依靠村民们救济艰难度日!网友:真是苦命的孩子! 陈先生捏着酒杯的手顿了顿,酒意瞬间消了大半。朋友是村里的支教老师,刚从山里回来,说起这四个孩子时,声音都带着颤:“最大的男孩叫石头,才10岁,带着三个妹妹,最小的才3岁。他们爸妈去年去山上采菌子,遇上暴雨滑坡,再也没回来,就剩四个娃守着一间漏雨的土房。” 陈先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是做农产品电商的,这些年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见过不少穷苦人家,但“四个孩子没人管”这句话,还是让他坐不住了。当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就拉上朋友,买了两箱牛奶、几袋面包,往山里赶。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越野车在泥泞的土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才到朋友说的那个村子。石头家的土房在村子最边上,墙皮掉了大半,屋顶铺着破旧的茅草,院子里堆着几根干柴,四个孩子正蹲在墙角,手里拿着村民给的玉米饼,小口小口地啃着。 看到陈先生他们,石头立刻站起身,把三个妹妹护在身后,眼神里满是警惕。陈先生把东西放在地上,笑着递过一块面包:“小朋友,我们是来看看你们的,不是坏人。”石头没接,直到朋友开口喊了他的名字,他才慢慢放松下来,但还是紧紧牵着最小妹妹的手。 走进屋里,陈先生鼻子一酸。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张破木板床,铺着发黑的旧棉絮,地上摆着几个缺了口的碗。墙角堆着一些村民送的旧衣服,乱七八糟地叠在一起。石头说,每天早上他会先给妹妹们煮点玉米粥,然后去山上捡柴,下午帮村民喂猪、割草,换点吃的。至于上学,他摇摇头:“老师来接过我,可我走了,妹妹们没人管。” 陈先生掏出手机,给孩子们拍了几张照片,不是为了发朋友圈博同情,而是想发给身边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他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些钱,又帮他们把漏雨的屋顶简单修补了一下,临走时,石头突然拉住他的衣角:“叔叔,你还会来吗?”陈先生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会,叔叔下次来,给你们带新书包。” 回到城里后,陈先生没闲着。他把孩子们的情况整理成文字,配上照片,发给了几个做公益的朋友,又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发起了“助农又助学”的活动——每卖出一箱云南特产,就从中抽出5元钱,捐给石头兄妹。没想到,活动刚上线,订单就爆了,很多顾客留言说:“冲着孩子们买的,希望他们能好好生活。” 一周后,陈先生带着新书包、文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再次进山。这次,他还带来了两个好消息:一是村里的小学同意接收四个孩子,学校会提供免费的午餐;二是公益组织已经联系了镇上的养老院,养老院里的一位阿姨愿意每天放学后去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石头拿着新书包,翻来覆去地看,小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拉着陈先生的手,跑到院子里,指着墙上用木炭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叔叔,你看,这是我画的,以后我要和妹妹们一起上学,长大了也像你一样,帮助别人。” 可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过了一个月,陈先生接到了支教老师的电话,说石头最近总是逃课,问他原因,他也不说。陈先生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第三次进山。找到石头时,他正在山上帮村民挖土豆,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 “你为什么不去上学?”陈先生问他。石头低着头,小声说:“我怕花钱,老师说学校的书本费虽然免了,但妹妹们的衣服破了,我想多赚点钱给她们买新衣服。”陈先生心里一暖,又有点心疼:“傻孩子,上学才是最重要的,你放心,妹妹们的衣服,叔叔和很多好心人会帮你们解决的。” 那天下午,陈先生带着石头回了学校,跟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也很感动,特意在班里开了个欢迎会,让同学们和石头兄妹做朋友。看着石头和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陈先生知道,这个孩子心里的负担,终于放下了。 从那以后,陈先生成了石头家的“常客”。他不仅经常给孩子们送东西,还教石头用手机拍村里的风景和农产品,让他试着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直播带货”。没想到,石头虽然年纪小,但说话很实在,很多网友都喜欢这个“山里的小主播”,每次直播,农产品都卖得特别好。 半年后,石头家的土房被重新翻修了,换上了新的瓦片和门窗,屋里添置了新的床和桌椅。四个孩子都穿上了干净的衣服,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村民们说,自从陈先生来了之后,这四个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总是怯生生的,现在见了人都会主动打招呼。 有一次,陈先生带着客户去村里考察农产品,石头正好放学回家。他看到陈先生,立刻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满分的试卷:“叔叔,你看,我考了第一名!”陈先生接过试卷,笑着说:“真厉害,以后要继续加油!”石头点点头,又跑回屋里,抱出一个用草编的小兔子:“这是我给你编的,谢谢你,叔叔。” 凉山困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