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漫话快评丨跨越南北 对话古今(2)各美其美:郑州金融岛与长春新民大街的城市美学对比

作家冯骥才曾说,城市的空间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历史的美,还有一种美就是当代的美。历史的美供我们欣赏,当代的美靠我们自己创造。历史与当代彼此呼应,共同织就城市的肌理与气质。

长春新民大街与郑州金融岛,在某种意义上生动映照了这两种美学实践。一边是历史文脉与市井烟火的双向奔赴,另一边则是现代商务与内陆意象的奇妙交融——它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城市的美学可能。

郑州金融岛,代表一种现代商务美学。它以高标准的建筑布局,构建出封闭而高端的商务区域,汇聚了76家河南首店及55个区域首店,形成以金融为核心的业态集群。在这里,效率与创新成为空间的语言。同时,这个向“中原陆家嘴”努力的未来之城并未止步于冷峻的现代性,常会以神来之笔将中原文化悄然植入日常。如“大唐·青花瓷移动博物馆”等文化活动,如同在现代幕墙间点缀的一抹青绿,为商务场景注入文化的温度。

长春新民大街,有着另一种城市解读——历史文脉的保护与活化。通过“拆围透绿”,大街新增13处口袋公园,保留了70年树龄的老榆树,让历史自然“生长”于当代生活。老建筑、潮店、美术馆参差而立,咖啡香气与书页声交织,街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会客厅”。它不追求封闭的效率,而强调开放的记忆,用温情重新缝合了时空。在这里,历史在转身处焕发新生,城市气质在融合中重塑,以开放包容之姿,见证东北振兴的文化脉动。

一个是通过首店经济、会展活动凸显现代性,另一个则借建筑活化与文化长廊传承记忆;一个专注高端化、专业化的未来图景,一个拥抱文化化、生活化的日常诗意。

这两条路径,是各自城市对街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共同印证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它们讲述着城市千姿百态发展的理念:既盛得下效率与创新,也留得住记忆与温情。

未来,如何在现代节奏与历史积淀之间取得平衡?不同性格、不同阶段的街区,又该怎样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对城市更深的理解与更宽的审美之中。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若得闲时,不妨也去这两处走走——它们一在东北,一在中原,千里遥望,彼此照亮,时时在进行无声而深刻的美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