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较冷的,今天人人都知道“中国”这两个字的就是代表我们国家,在国际上也没什么疑问,不可能有国家跟我国抢,可在之前,“中国”二字却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真的会有人抢,哈哈。
以前读过一段有趣历史,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日本的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坚持要在日本的署名处要签“中国”,而李鸿章坚持只有大清才能署名中国,两边坚持不下好久,这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是非常令人费解或者感觉不可思议的。
在伊藤博文看来,“中国”是一种文化正朔,你们大清(后金)人从汉人手上夺并继承了“中国”的身份,可如今我们大和民族打败了你们大清,“中国”这一身份该由我们大和继承“中国”的身份和文化道统。
无独有偶,最近在越南旅游,研读越南历史资料,自从1644年清军入关后,越南有很长时间以“中国”自居,对外宣称自己才是中国,在当时越南统治者看来,我们越南好歹是儒家文明的传承者,既然正宗的大明已经亡故,我们越南就是正朔,后金只不过蛮夷,凭什么继承中国。
此外,你发现朝鲜在明亡后的心态与越南如出一辙,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继承者。由此可见即中国以及其文化曾经在东亚有多么大的影响和广泛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