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晚上回到家,悄悄对妻子说:“老婆,我的银行卡上多了4100万,别告诉别人。”妻子开始不相信,但看到余额后,她也震惊了,颤抖着问:“这些钱从哪来的?”没想到公务员淡定地回答:“写书赚的。”这事很快被人传开了,也引发了持续关注。 他老婆开始是笑了一下,说你别闹了好不好,说完还接着洗碗呢,她以为丈夫说的不过是个下班路上的无聊段子, 但人家掏出手机直接打开银行App,把那个余额页面怼到她面前的时候,她整个人站在原地没动了半分钟,然后才慢慢把手擦干,说你别吓我,这钱真是你写书赚的? 石悦点了点头,说你知道我不是天天晚上在敲电脑嘛,其实就是写点明朝的事,然后有人找他签了出版合同,前两年没怎么在意,这会儿打款一下打了4100万, 那天晚上他老婆把那张截图看了不下五遍,说她有点想报警但又怕被人当神经病。 她后来还说,要不是亲眼看到这张银行卡余额截图,她肯定会觉得这是电视剧里的情节, 她说他们从湖北宜昌出来,怎么都没想到会在广东碰上这种事,尤其她老公也不是那种话多的人,一般下班回来连饭都不评价一句,更别说讲自己网上写东西了。 据他同事后来回忆,石悦平时确实没什么存在感,就是每天看书写东西,单位食堂里他连打饭都自带塑料袋,别人以为他是穷怕了,谁知道他是藏着事呢。 这事后来传到办公室,还有人特地去翻他用的那台老式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历史段子,有些都已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雏形了, 但最早那些帖子,其实并不是书稿,而是他在“天涯煮酒论史”发的帖子。 他是2006年开始用“当年明月”这个名发帖的,刚开始也没人搭理,就他自己在那边连载,说什么朱元璋脸大有胡子,张居正哭过几次这种事, 但因为语言太顺,很多人就盯着等他更新,还有人直接留言说“今天没明矾我晚上睡不着”。 石悦老婆说,那会儿她也不知道这事,直到有读者联系出版社,把他写的东西做成书,他才告诉家里人,说他要签出版合同。 出版社那边开始也没多大预期,就是觉得这人写得不一样,能看懂,而且不骂人,有历史味又没学术腔, 但书一上市就脱销,后来一刷再刷,有人排队抢签名版,还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他们全家共读的启蒙读物。 石悦那会儿还在顺德海关上班,收到稿费那天他下班时间都没变,继续背着黑包走进单位宿舍,有人喊他喝酒他也没理,就回房间锁了门。 他老婆说,那天晚上他只是说,“别告诉别人,咱日子照旧过。” 他真没改太多,还是每天上班看书写作,甚至后来收入已经能买下半条街,他也不炒股不买豪车,有人问他为啥不辞职,他说“一个人要有正经工作”。 央视《面对面》2009年去采访他的时候,他还穿着单位制服坐在办公室里,说他爸小时候就跟他说,“你想干嘛都可以,但要踏实。” 那句“正经工作”后来还登在新闻标题里,好多人当成励志金句发朋友圈。 这几年石悦从海关调去了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当了副厅级干部,他也没停掉历史写作,偶尔还在社交平台上跟读者聊点明史冷知识, 有一次有人问他,明朝真的这么好玩吗,他回了一句,“写的时候不觉得,写完才觉得他们都挺像我们邻居。” 他从来没说过要出第二本什么“清朝那些事儿”,有人问他赚了这么多钱怎么不用马甲再写点别的,他也只是笑笑,说不急,慢慢来。 据《中国新闻网》披露,他在这本书出版后,曾匿名捐了几所希望小学,还给几个贫困家庭孩子资助上了大学, 但这些事他从来没提过,都是后来基金会在年报里写出来,媒体才拼出真相的。 也有人说他是天赋型写手,但他老婆说,那几年他几乎每天都写到凌晨,后来腰都坐坏了,连家门口5公里跑步都跑不了了, 她说他也不是想成名,就是一开始没人听他讲明史,所以只能写出来,放到网上,自己留言自己回。 目前,这事也没啥后续了,他还是写他自己的东西,网民该刷短视频的刷短视频,谁也没真关心过一个公务员是怎么用键盘挣到4100万的。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当年明月》做客央视《面对面》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