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婆婆生病出院后,大姑姐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公婆以后的养老问题,她的意思,公婆年龄

婆婆生病出院后,大姑姐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公婆以后的养老问题,她的意思,公婆年龄大了,再单独生活不行,她负责出钱,让我家和小叔子家各养一个,我当场拒绝,她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接着我说了一句话,公婆瞬间红了眼眶。 大姑姐皱着眉,语气带着点不满:“弟媳,你这是什么意思?爸妈养我们三个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就得尽孝。我在外地,不方便照顾,出钱是应该的,你和小叔子在本地,各养一个不是正好?”小叔子也跟着点头:“是啊,嫂子,姐说得对,各养一个也公平,省得以后有矛盾。” 我看着坐在沙发上沉默的公婆,婆婆刚出院,脸色还很苍白,公公握着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无奈。我深吸一口气,说:“姐,弟,不是我不愿意照顾爸妈,只是‘各养一个’这话太伤人了。爸妈是夫妻,在一起过了一辈子,怎么能分开养?咱们做子女的,怎么忍心让他们老了老了,还得骨肉分离?”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了。公婆抬起头,看着我,眼里慢慢泛起了泪光。大姑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我继续说:“我知道姐在外地,不方便回来,出钱是心意;我和小叔子在本地,照顾爸妈是责任。但不一定非要各养一个,不如这样,让爸妈还住在老房子里,我和小叔子轮流过去照顾,每天过来给他们做做饭、打扫卫生,有什么事随时联系。姐要是有空,就回来看看他们,平时多给他们打打电话,聊聊家常。这样爸妈不用分开,我们也能尽到孝,你们觉得怎么样?” 小叔子愣了一下,挠挠头说:“嫂子,你说得有道理,我刚才没考虑到爸妈不愿意分开。那我没意见,轮流照顾就轮流照顾。”大姑姐也松了口气,说:“弟媳,还是你想得周到,刚才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说各养一个的话。那我每个月多打些钱回来,给爸妈买点营养品,再请个钟点工,帮你们分担点家务。” 公婆看着我们,婆婆擦了擦眼泪,说:“孩子们,你们有这份心就好,不用请钟点工,我们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别给你们添麻烦。”公公也说:“是啊,我们老两口住惯了老房子,不想搬去打扰你们,轮流照顾就挺好,每天能看到你们,我们就开心了。” 就这样,养老的事就定了下来。我和小叔子排了个班,我负责周一、三、五过去照顾公婆,小叔子负责周二、四、六,周日我们两家一起过去,陪公婆吃顿饭,聊聊天。大姑姐每个月都会打钱回来,还经常给公婆寄衣服和营养品,每天晚上都会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他们的情况。 刚开始照顾公婆,我还担心会有矛盾,毕竟生活习惯不同。但相处下来,我发现公婆特别体谅人。每次我过去做饭,婆婆都会提前把菜洗好,公公会帮我打扫厨房;我要是工作忙,晚到一会儿,他们也不会抱怨,还会说:“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我们不饿。” 有次我感冒了,咳嗽得厉害,还是按时过去给公婆做饭。婆婆看到我脸色不好,摸了摸我的额头,说:“你是不是感冒了?快别做饭了,我和你爸煮点面条就行,你赶紧回家休息。”说着,就把我往门口推。我笑着说:“妈,没事,我就是小感冒,不影响做饭。”结果那天,婆婆硬是不让我动手,她和公公一起煮了面条,还给我盛了一碗,让我趁热吃:“吃点热乎的,感冒好得快。” 小叔子那边也相处得很融洽。他平时话不多,但做事很勤快,每次过去都会给公婆打扫卫生,帮公公修理家里的旧家具。有次公公的老花镜坏了,小叔子特意请假,带着公公去眼镜店配了一副新的,还耐心地教公公怎么用新眼镜看报纸。 大姑姐虽然在外地,但只要一有空就会回来。每次回来,她都会给公婆带很多好吃的,还会陪婆婆去逛街,给她买新衣服。有次她回来,正好赶上婆婆生日,她提前订了蛋糕,还做了一桌子婆婆爱吃的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给婆婆唱生日歌,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是她过得最开心的一个生日。 现在,公婆的身体越来越好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他们经常跟邻居说:“我们这三个孩子,虽然不在身边,但都很孝顺,每天都有人照顾我们,我们这辈子值了。” 其实,养老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家人的事。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就能让老人安享晚年。而我也从这件事里明白,作为子女,不仅要给老人物质上的照顾,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感受到被爱,这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