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江西南昌摸头骚扰事件有了结果,“白衣蠢”被“眼镜坏”成功的送进了拘留所,“白衣蠢”行政拘留,“眼镜坏”罚款处理。 说实话,个人觉得处罚过轻,光天化日随意摸陌生女人的头,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尤其后续拒绝道歉,并对受害人进行言语辱骂,还试图殴打受害人,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不好。尤其“眼镜坏”,那是真的坏,本来“白衣蠢”都已经想道歉了,这“眼睛坏”作妖百般阻挠。处罚结果虽然不尽人意,但是最起码基本实现了“白衣蠢”和“眼镜坏”的愿望。 这事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摸个头,看似动作不大,可那是对陌生人的边界侵犯,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尤其在公共场合,这种行为一旦被默许,就会像传染病一样扩散,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随意触碰别人是“开玩笑”,甚至“理所当然”。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后续的态度。错了就错了,一句真诚的道歉,也许事情就过去了。可偏偏有人选择硬扛,不仅不反思,还出口伤人,甚至动起手来。这种嚣张的姿态,比事件本身更让人寒心。它传递的信号是:我不在乎你,也不在乎规则。 至于那个被称作“眼镜坏”的人,就更耐人寻味了。本来当事人都有了悔意,愿意道歉,他却从中作梗,煽风点火。这种人就像是社会里的搅屎棍,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享受制造冲突的快感,却从不考虑后果。 从法律层面看,行政拘留和罚款或许已经是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合理裁决。但从社会影响来看,这样的处罚力度,很难起到震慑作用。当违法成本低于违法收益时,类似的事件就会反复上演。 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一次在地铁上,一个小伙子因为拥挤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女士,立刻诚恳道歉,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换个场景,如果他不仅不道歉,还出言不逊,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态度,决定了事情的走向。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上,更体现在我们如何对待彼此,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每一个微小的善举,每一次对边界的尊重,都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反之,每一次对错误的纵容,每一次对规则的践踏,都会让社会的温度下降一分。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社会秩序的期待。我们期待的不是简单的惩罚,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件,让更多人明白: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遵守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 或许,这次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了当事人一个教训,更在于提醒了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共空间中,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守护者。当我们看到不公正的行为时,是选择沉默旁观,还是挺身而出?当我们自己不小心越界时,是选择狡辩抵赖,还是坦然承认并改正? 社会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