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经常去的一家饭店,一年四五万消费有的,有一次吃了8573,老板说给7800,老

我经常去的一家饭店,一年四五万消费有的,有一次吃了8573,老板说给7800,老板娘说不行,两口子当时就干起来了,说最多就是8500,我没说话,默默的扫了8573,当时滴的一声微信到账老板娘眼里放光。 饭店叫“老杨家常菜”,开在我公司对面的巷子里,老板老杨和老板娘王姐是安徽人,来这开饭店快十年了。我刚工作那会就常去,一来二去就熟了。老杨话少,掌勺的手艺是真地道,尤其是那道红烧排骨,糖色炒得红亮,肉炖得脱骨不腻,我每次来必点。王姐爱说爱笑,算账却精得很,一分一毛都算得清清楚楚,用老杨的话说:“她这辈子就跟算盘珠子较上劲了。” 那天我是请客户吃饭,一共八个人,点了一桌子硬菜,还开了两瓶好酒。结账时老杨拿着账单看了半天,挠挠头对我笑:“小张,都是老熟人了,零头给你抹了,再让点,7800就行,你别嫌少。”我刚想开口,王姐就从收银台后面冲了出来,手里还攥着计算器:“老杨你疯了?这桌菜成本都快六千了,还开了两瓶三百多的酒,7800我们赚什么?最多给抹73,收8500!” 老杨脸一沉:“小张一年在咱这花四五万,差这几百块钱?人家是大客户,得留住!”“大客户怎么了?大客户的钱也是钱!”王姐把计算器往桌上一摔,“你天天就知道装大方,上个月给隔壁工地的人抹零,抹出去两千多,这个月房租还没交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店里其他客人都停下筷子往这边看,我尴尬地站在中间,干脆拿起手机扫了桌上的收款码,输了8573,按下确认键。 “滴——微信收款8573元。”收银机的提示音一响,王姐的脸色瞬间缓和下来,眼睛亮闪闪的,刚才的怒气像是被这声提示音冲没了:“哎呀,小张,你看你,怎么不按我说的8500付呢?多给了73。”老杨也愣了,拉着我的胳膊说:“你这孩子,跟你说不用,怎么还全付了?”我笑了笑:“没事杨哥,该多少是多少,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 客户在旁边打趣:“张总,你这常客待遇可以啊,老板老板娘为了给你打折都吵起来了。”我笑着没说话,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老杨两口子的日子,我多少知道点。去年冬天我来吃饭,撞见王姐在厨房偷偷抹眼泪,老杨蹲在门口抽烟,后来才知道,他们儿子在老家考上了重点高中,想给他报个补习班,可店里生意不好,钱一直凑不够。从那以后,我只要请客户吃饭,就往他们家带,想着能帮衬一点是一点。 过了大概半个月,我中午下班去店里吃午饭,刚坐下,王姐就端着一盘红烧排骨过来,笑着说:“小张,今天这排骨是特意给你留的,刚出锅的,热乎着呢!”我愣了一下:“王姐,我还没点呢。”“不用点,算我的!”老杨从厨房探出头,“上次你那桌饭,我跟你王姐后来琢磨了半天,觉得对不住你,让你看笑话了。这排骨就当赔罪了。” 我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杨哥,你们太客气了。”正说着,王姐又端来一碗鸡汤:“这是早上刚炖的乌鸡汤,你最近总加班,补补身子。”我看着桌上的排骨和鸡汤,心里暖暖的。那天吃饭时,老杨跟我说,自从上次我请客户来吃饭,那几个客户觉得味道好,后来又带了好几拨人来,店里生意好了不少,这个月房租不仅交了,还凑够了儿子补习班的钱。“都是托你的福啊小张,”老杨笑得合不拢嘴,“你王姐现在天天念叨,说那天不该跟我吵架,差点把你这大客户得罪了。” 从那以后,我去店里的次数更勤了。有时候加班到深夜,老杨会特意给我留门,煮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卧两个荷包蛋;逢年过节,王姐会给我装一大袋老家的特产,说“都是自己家种的,不值钱,你尝尝鲜”。有一次我感冒了,声音沙哑,王姐听说后,特意去药店买了感冒药,还熬了姜茶,让我在店里喝完再走。 今年夏天,我公司要办年会,需要找个地方聚餐,大概有五十多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杨家常菜”,但又有点担心——店里面积不大,五十多人坐不下。我跟老杨说了我的想法,他一拍大腿:“没问题!我把隔壁那间空着的门面租下来,简单装修一下,正好扩大点规模。你放心,保证让你们公司的人吃得满意!” 接下来的一个月,老杨两口子忙得脚不沾地。老杨白天装修,晚上还要掌勺;王姐既要招呼客人,又要盯着装修进度,瘦了一大圈。我偶尔过去帮忙,看着原本狭小的店面一点点变大,心里也替他们高兴。年会那天,五十多人坐满了两个店面,老杨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王姐忙着上菜、倒酒,脸上笑开了花。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