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老师,3个学生,一面国旗:这座大山里的学校,凭什么让全网破防?” 清晨6点,广西某座大山的雾气还未散去,45岁的乡村教师李建国已经站在校门口。他的身后,是一栋只有两间教室的平房,斑驳的墙上用红漆写着“希望小学”四个字。 操场上,三名小学生——7岁的阿强、8岁的小芳和9岁的阿勇,正踮着脚把国旗系在竹竿上。没有音响,李老师用手机播放国歌,三个孩子站得笔直,小手举过头顶,行少先队礼。 这一幕被路过的村民拍下,发到网上后,瞬间引爆热搜。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不会走。” 李老师在这所学校已经待了18年。最初,这里有200多个学生,但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被陆续接走,如今只剩下3个。 有人问他:“三个学生,值得你守一辈子吗?” 他笑了笑:“如果连我都走了,他们就得翻两座山去上学。” 在中国,像这样的“一人一校”还有多少? 据统计,全国乡村小学数量在过去10年减少了近50%,许多学校因为学生太少被撤并。但那些留下来的老师,却成了大山里最后的“守灯人”。 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教语文、数学、体育,甚至还要给孩子们做饭。没有多媒体设备,没有塑胶跑道,有的只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和一颗不肯放弃的心。 这三个孩子中,阿强的父母在广东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一次;小芳的奶奶腿脚不便,每天要走1小时山路送她上学;阿勇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种玉米供他读书。 “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没得选。” 可即便这样,李老师仍然相信:“只要他们能读书,就有机会改变命运。” 这所学校或许终有一天会消失,但李老师和这三个孩子的故事,却让无数人泪目。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习惯了追逐名利,却忘了有些人,正在用一生守护最纯粹的信仰。 “如果有一天,这所学校只剩下一个学生,你还会坚持吗?” 李老师的回答是:“会,因为国旗总要有人升。” “你身边有这样的乡村教师吗?他们的故事,值得被看见!” “如果换做是你,愿意在这样的学校坚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