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四项作文大赛被剔除出教育部白名单,杭州每年有很多高中生参加!家长急问:8月刚拿到的奖项还有用吗?

昨天,教育部公示了2025一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47项竞赛榜上有名,剔除了五项竞赛活动,其中四项是作文大赛。

被剔除的作文大赛,包括“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四项比赛。

这些奖项为什么会被剔除?网上有各种讨论,说法不一。官方没有给出明确说法。

参加这些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

报名省属“三位一体”可降低条件

在杭州一所高中的高二家长群里,家长们看到了这个信息,议论纷纷。有家长很着急,她家孩子刚刚8月份拿到的“叶圣陶杯”的全国奖项,现在忽然看到这个消息,很担心到孩子高考时还能不能用。

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教育部发布的白名单,是因为,参加这些作文大赛获得全国奖项的话,报名省属“三位一体”可降低条件。

一位高中老师介绍说,浙江省属“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条件可以分为普通类和专项特长类两大类。普通类要过初审的条件是学考折算分数达到高校要求(要求高),而专项特长类通过获得相应的奖项或证书则有资格免初审或者降条件报考。

比如2024年,参加”叶圣陶杯“获“全国一等奖及以上”的奖项级别中,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给予了显著的初审降分优惠。例如,浙江工业大学将学考折算分从7A、6A降至5A,浙江师范大学则在复硕情况下将7A降至5A,并放宽了对C级的要求。

对于获得“全国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温州医科大学将折算分从96、91降至91、86。

而在“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的奖项级别中,宁波大学将折算分从82降至78,为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分数优势。

现在这些比赛被从白名单中剔除,之前获得的奖项到底在2026年和2027年高考时能不能用,这位老师说现在还说不准,具体以高校当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去年近一千高三学生来杭参加“叶圣陶杯”决赛

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15个省市

去年,小狮妹曾去过在杭州举行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决赛现场。

决赛当时在浙大附中玉泉校区举行。全国20多万高三学生参加省级赛后,选出了1700多人,分成浙江杭州(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和山东寿光(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两个考点,举行全国总决赛。在浙大附中参赛的近1000人,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15个省市的考生。

决赛之前,先进行了省级赛,据说题材范围是“阅读”。入选决赛的各省市选手去年12月7日和8日陆续到浙大附中报到参赛。

离得比较近的,家长就自驾车赶来,远的省市,家长们干脆带着孩子打“飞的”来参赛。一位带孩子从广东赶来的家长说,还好最近是旅游淡季,机票比较便宜,一家人干脆一起过来,孩子参赛时,他们顺便在杭州旅游一下。

几位外地的家长都说,本来想让孩子住得离浙大附中近一些比较方便,但附近的宾馆太难订了,很多都满了,只好订远一点的宾馆,再打车过来。

大赛开幕式上,还有专家的指导讲座。许多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来,希望孩子在赛前再听一听专家的指导。

高三年级的全国决赛先进行,奖项也会在春季省属三位一体招生开始报名前公布。高一高二年级的则放在了今年7月份进行,8月份公示了获奖名单。有学生获奖,已经下载了电子证书。

列入白名单的竞赛还有不少

“外研社杯”杭州高中生参加比较多

四项作文大赛被剔除,不过,还有不少新增的比赛。而且,杭州高中生参加比较多的“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还在白名单中。

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建议,这个比赛很锻炼孩子们的写作和听说口语能力,她一般会鼓励班级里的学生都去参加一下。

她指导的不少学生获奖,她说:“从线上初赛可以看出,给出的阅读题目很多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学生可以多阅读和写作一些传统文化类文章,这跟高考英语近年来的考查趋势也一致。”

她介绍了刚进行的第21届“外研社杯”。这一届也是先进行了线上初赛,然后进行线上定题演讲,主题为“成人”。选手根据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和内容进行两分钟英文演讲,如阐述对“成人”的理解、观点,演讲的同时,线上会有考官进行英语提问。复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且排位靠前的选手,获得参加全国现场比赛的资格。

她有学生就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成人礼及其意义,成功获奖。

而在近年的高考英语题目中,出现过中国针灸文化在动物治疗方面的运用、上海小笼包的街头美食文化等相关文章。

2023年1月浙江考生高考英语的语法填空考了中国的胡同文化,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甲卷的作文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