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自爱了!”海南,一初中女孩趁着父母睡觉,竟凌晨两点独自跑出门,一直到早上才悄悄溜回家!本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没成想早被母亲发现!她实在想不明白,孩子小学时成绩好又乖,为啥一到初中就叛逆,还动不动和父母对着干!一想到这,女生妈妈就心痛地无法呼吸,只希望女儿能学会爱惜自己! 在海南,这位妈妈最近被女儿的举动折磨得夜不能寐,她家女儿刚上初中没多久,可孩子的变化让她完全摸不着头脑。 家里装监控,本是想平时看看孩子在家的状态,没成想竟拍到了这样的画面:凌晨两点,整个家静得能听到钟表滴答声,女儿却轻手轻脚从自己房间出来,走到门口时,还特意放慢动作,把家里其他房间的门一一悄悄关上,像是怕半点声响吵醒父母。 接着,她熟练换上门口的鞋子,轻轻拉开家门,身影瞬间消失在深夜的楼道里,妈妈盯着监控画面,心脏砰砰直跳,一夜没合眼,眼睛死死黏在屏幕上,直到清晨,才看到女儿又悄咪咪溜回来,换鞋、进门,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回了房间。 这位妈妈坐在沙发上,越想越难受,她清晰记得,孩子小学时是班里人人夸的乖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回家会主动跟父母讲学校趣事,作业从不用催,周末还会拉着爸妈去公园。 可自从升了初中,一切都变了:成绩“断崖式”下滑,问她学习情况,要么耷拉着脑袋不吭声,要么就顶一句“你别管”,以前周末的亲子时光,现在成了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独处时刻”,房门像隔了堵墙,父母想进去聊几句,都得鼓足勇气。 这次大半夜偷跑出门,妈妈又担心又愤怒,可看着女儿那张稚嫩又带着疏离的脸,到了嘴边的责备又咽了回去,只觉得“心痛得没法呼吸,我现在对她成绩都没什么指望了,只盼着她能好好爱惜自己,一个女孩子,要是在外面出点啥事,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啊”。 这事传到网上后,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有人留言:“初中真是个坎!孩子身体心理都在剧变,家长得赶紧跟上脚步,光靠以前‘管孩子’那套,肯定行不通了。” 还有人说:“特别能理解妈妈的担心,半夜出门多危险啊!但孩子叛逆也不是故意气家长,可能就是想自己拿主意,家长得找机会跟她好好聊聊。” 也有过来人说:“我家孩子初中时也这样,后来我试着少唠叨学习,多陪她聊八卦、逛超市,关系才慢慢缓和,叛逆期真得‘软着来’,硬管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 这件事也让我们明白,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节点,他们急着渴望独立,想证明自己能“做主”,可内心又没完全成熟,容易在冲动下做出冒险的事。 叛逆从不是“变坏”,更像是孩子在成长里发出的“信号”,他们需要家长的理解,需要被当作“小大人”去尊重,而不是只被当成“需要管教的孩子”。 这时候,家长与其焦虑、指责,不如试着放低姿态,像朋友一样去听听孩子的想法,哪怕一开始只能得到冷漠的回应,只要坚持下去,或许就能敲开孩子的心门。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